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35岁以下”成企业招聘员工的年龄门槛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5-08-23 10:28:37

  中国宁波网消息 今年38岁的唐先生原在本市的某信息工程公司当网络管理员,因公司未兑现报酬,一气之下离开了该企业。但进了人才市场,他才真正感到自己“老”了,因为许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设定了“35岁以下”的年龄门槛。35岁,咋就成了一道坎?好多人都为之感到无奈和困惑。

  企业对员工年龄要求“低”

  记者对近期举行的一场劳动力洽谈会招聘信息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多数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有年龄要求,在划定年龄杠杠的110个岗位中,70%以上要求求职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将年龄限为30岁以下的有21个岗位,28岁以下的8个,25岁以下的10个,有3个岗位甚至把求职者的年龄限为22岁以下。

  而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也表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年龄要求确实偏低。以今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为例,除了29.5%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无年龄要求以外,企业对16至24岁求职者的需求比例为22.16%;25至34岁的需求比例为30.88%;35至45岁以上的需求比例为14.09%;45岁以上的需求比例只占3.72%。在外来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对外来民工的年龄要求更加苛刻,对30岁以下的需求比例高达81.5%。

  “35岁现象”的利益驱动

  35岁,对求职者来说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年龄,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流动难、择业难和发展难。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为何要设置这么一道坎?一些企业的人事干部对此振振有词:35岁以下的员工容易适应企业环境,可塑性较强,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且,就业意愿强,双方很快就能达成用工意向。

  但是,据记者调查,就业市场之所以出现“35岁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今年25岁的小王原在市区一运输公司当跑单员。去年下半年,小王打算结婚,并给老总送去了喜糖。令她想不到的是,几天后她就让企业解聘了。当小王前去责问为何提前解除她的劳动合同时,老总慢条斯理地说,主要是因为人员过剩,提前解除合同的违约金我们照付。从中不难看出,不少企业设定“35岁以下”这道坎的目的,在于降低劳动力的使用成本,不愿意承担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有关社保费用、福利待遇,以及职工成家立业后可能给工作带来的影响。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新兴行业、较低层次的行业以及小规模企业的招聘行为中。

  不该设置的年龄门槛

  当然,在用人单位普遍设置“35岁以下”这道门槛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企业。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明确提出求职者的年龄要在“35岁以上”、“40岁以上”。海曙区的一家保健品公司在招聘咨询医生时,甚至把年龄提高到“50岁以上”。理由很简单:姜还是老的辣,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咨询医生。然而,这样的企业并不多。

  有关专家认为,国际上公认的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是35岁至45岁。把35岁作为一道坎,没有科学依据。这条歧视性的年龄杠子,不仅造成了人才和劳动力的浪费,还使不少人失去了平等发展的机会,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编辑:徐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