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专家的话,终于让老人恍然大悟。本报记者江涛图
中国宁波网讯 核心提示
家住江东的汤老汉今年80岁,一年前,老人开始迷上了收藏,不顾家人反对,将绝大部分退休金用于购买“古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花去了1万多元。昨天下午,本报记者随同市文物鉴定专家王宏星先生,专程上门为汤老汉现场“鉴宝”。可经专家的“火眼金晴”辨别,老人所谓的“古董”,原来只是一些质量低劣的仿制工艺品。鉴定结果让汤老汉终于醒悟。
老人酷爱“古董”
家人无奈报警
昨天上午,汤女士来到明楼派出所向民警求助,说她80岁的老父亲沉溺于收藏“古董”。近一年来,父亲每个月退休金发下来后,就到鼓楼附近的古玩市场去购买字画、陶瓷。家人苦劝了好多次,老人也不听。那些做“古董”生意的也投老人所好,不但竭力向他推销,而且还送货上门。前天,一名男子又给老人送来2件“古董”,750元钱老人还欠着对方。汤女士担心,长此以往,老人会越陷越深,弄不好还要倾家荡产。
专家上门鉴宝
老人展示“宝藏”
听说此事后,昨天下午,本报记者特地邀请了天一阁银台第博物馆馆长、市文物鉴定专家王宏星先生一同来到汤老汉家中,为老人现场鉴宝,希望能解开老人的心结。
听说是文物鉴定专家上门来,老人非常热情,连忙搬凳子,请记者和专家坐下休息。随后,他开始一件一件地搬出藏品。记者看到,在老人卧室的柜子里,堆放着一大堆卷起来的字画作品。卧室角落的一个大木箱子里,还放着各种陶瓷制品和铜制品。整个房间就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
“古画”原是印制
“古瓷”竟涂胶水
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幅印有唐伯虎三个字的字画,老人眯起眼睛,十分陶醉。“唐伯虎多有名,这幅画很值钱。”老汉说。王宏星粗粗一看,就断定说“这画只是印刷品,根本就没什么收藏价值”。“什么,不可能吧?我花了好几百元钱买的。”老人连忙低下头,睁大眼睛仔细地看,还不停地用手摸着。“唐伯虎的真品字画要好几百万元,”王宏星说。老人使劲地摇了摇头,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半天,老人才极不情愿地将这幅画收了起来。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拿出“清明上河图”、“仕女图”等。“这些画全是质量低劣的仿制工艺品,根本不值钱,”王宏星诚恳地告诉老人。
随后,老人又开始搬出收藏的陶瓷和铜器。他拿着一件底部刻有“雍正”字样的瓷碗,递给王宏星。“你看着这颜色,多陈旧,黑黑的,应该有很长时间了吧。”老人期盼专家能从中发现一件宝贝来。“这都是用胶水涂抹之后,再涂上黑色颜料的,一刮就掉。”专家给老人指点迷津。老人用手不停地刮擦,果然黑色涂料就掉了下来,露出白色的底色。看着桌子上那一大堆“古董”,老人拿起来又放下去,看得出,他有点失望了。
一年花费万元
“古董”全不值钱
面对“残酷”的现实,汤老汉承认是自己一时糊涂。“那时,我看了电视上的鉴宝节目,于是想收藏古董,后来越来越喜欢了。”他苦笑着说,“现在我在那些古玩市场里,还蛮有名气的,做生意的有了新货都会打电话给我,有时候我去拿,有时候他们给送过来。”老人的女儿汤女士在一旁告诉记者,这一年来,老人在这上面花了一万多元钱,目前还欠着别人1000多元钱没给呢。
“那些做生意的都是看中了你的钱,他们投你所好,将这些不值钱的假古董推销给你。”对于老人的遭遇,王宏星十分同情,他说,这类情况在初涉收藏市场的爱好者中,十分普遍。经过专家和女儿的反复提醒,老人终于醒悟过来。“文物专家都鉴定过了,我知道这些东西不值钱,以后不会再去买这些东西了。”老人向女儿保证。本报记者程鑫通讯员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