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汤碧琴
中国宁波网讯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第二技工学校举办的“市优秀青工磨具技术培训班”刚刚结束,该校老师就开始忙着从培训班学员中物色“客座导师”。为打造一批既会动脑、又能动手的“灰领人才”,近年来,我市的一些技工学校借鉴高校导师带研究生的模式,纷纷推出了别具特色的“导师制”教学,令人耳目一新。
教室与工厂“零距离”
宁波第二技工学校自2001年起就推出了“导师制”教学,让那些学有余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实施导师式的个性化辅导,提高人才培养的深度与精度。该校选择导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本校培养的“双师型”人才(即“教师加技师”或“教师加工程师”)中选择;另一条是从企业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中选择,今年初他们就从市属工业企业72名首席工人和企业的优秀技工中物色了8名“客座导师”。
与其他导师不同的是,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客座导师”由于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善于把课堂搬进厂房,将学生带到其所在的工作单位,在真实的工作现场进行授课,所以大大缩小了教室与工厂的距离。学生们不仅从“客座导师”那里获得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学到了过硬的操作技能,而且从言传身教的“客座导师”那里学到了可贵的奉献、合作、爱岗敬业的精神。
热身式的“师徒制”
今年6月,我市首批38名“学院派技师”新鲜出炉,而培养这批“科班技师”的宁波技师学院、浙江宁波商业技术学校,几乎都采用了“导师制”小班化的教学模式,让“准技师”们足足研修了一年。由于这些导师都具备高级职称,且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是技校生名副其实的高级师傅,这种热身式的“师徒制”大大缩短了技师培养的时间。
通过“师徒式”的“传、帮、带”,学生们的应用能力大大加强,如宁波技师学院13名进行研修的“准技师”,在校期间生产的木工数控机床主轴箱,已源源不断地成批量销往日本。第二技工学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先后开发出了“知识竞赛记分、计时抢答器”、“电脉冲校牌”、“零部件冷冲模”、“工厂供电优化系统”等一批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