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锋/文徐佳伟/摄
中国宁波网讯 “我爸爸最喜欢吃豆沙了,我要给他多放点豆沙馅!”“每个月饼我都放了两个咸蛋黄,妈妈一定会很开心!”昨天上午,参加“做盒月饼寄回家”活动的21名外地来甬青年来到宁波思味特食品有限公司,为故乡的亲人做起了月饼。
比做汤圆包饺子难多了
一到公司,繁忙的景象让这些年轻人大为吃惊:公司总经理戴东坚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都是来催货的。戴东坚指着一块“中秋节倒计时”牌子说,这几天是公司最忙的时候。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参观公司的月饼生产自动化生产线,几个性子急的刚想往车间里冲就被戴总拉住了,原来,公司有一套很严格的卫生制度,无论谁要进入车间,都要换上消毒工作服,套上鞋套。
价值几百万元的生产线真让年轻人开了眼界,但他们又添了几分担心:绝大多数工序都是由生产线完成的,我们哪里还有自己做的机会啊?随后,戴总领他们上了二楼一个车间。他介绍说,这里是生产公司拳头产品蛋黄月饼的,因为蛋黄月饼皮特别薄,机器做不了,只能手工做。而其中一张工作台,面粉和馅料已经放在那里,就等着大家动手了。
公司的小冉师傅开始教的时候,大家早就忙开了,仔细听的人不多。可没几分钟,大家都求他再教一遍,这月饼皮子薄,馅料多,根本装不进去,何况还要装上一个咸蛋黄呢。来自黑龙江的小胡东补西补,把个月饼做得跟他老家的烙饼一般!小胡笑着说,他包饺子水平不错,来宁波之后又从丈母娘那里学会了做汤圆,本以为月饼这么大做起来简单,现在才知道太难了。
几次试验下来,大家做的月饼好看了许多。小冉师傅笑着说,这些月饼在他看来没一个合格产品,一个都不能出厂,不过这次他就“高抬贵手”了!
把思念装进月饼里
好多人做月饼时都特别开心,但也有几位突然沉默起来。记者知道,他们想家了。
重庆人小邬1999年就来了宁波,他说每年中秋节想家都想得厉害,父母亲在老家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他最大的愿望是努力工作,有一天可以把父母亲接来一起生活。安徽的王小姐来宁波8年了,她说在家的时候,每逢中秋全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然后妈妈会端上已经切好的月饼。她相信,家人收到自己这一份礼物时,一定会特别开心。
芦女士今年46岁了,是参加这次活动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她做得特别仔细。芦女士是扬州人,来宁波20多年了,父母亲和公婆都在老家,她每隔几年回一趟家,中秋节却从没机会和老人一起过。她仔细询问着师傅,老人用什么馅料好,该加多少……
那群20岁出头的姑娘们就活跃多了,她们做的月饼“千奇百怪”:有长条的,三角的,还有的做成了汉堡包、蘑菇、小猪、唐老鸭形状……看着这些“月饼”,小冉师傅笑着摇头。小冉师傅是重庆人,来宁波5年,早在这里安家了,他表示自己有空了也会精心做上一盒月饼,寄回家去。
把晚报和月饼一起寄给亲人
月饼出烤箱了。所有的人立刻围了上去,月饼黄灿灿的,香气扑鼻。几个心急的伸手去拿,一碰马上缩回来了,烫得很呢!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特色月饼了:那个蘑菇月饼,蘑菇柄已经歪到了一边;唐老鸭的嘴巴找不到了;小猪月饼倒没变什么样,只是耳朵耷拉了下来……不过大家一点也不在乎,她们相信亲人收到这样的“月饼”也不会在乎。是啊,孩子们在宁波亲手做的月饼,金贵着呢!
约过了半小时,鑫宝宾馆的陈总经理通知大家可以拿月饼了。大家一看愣住了:每个月饼都包上了纸盒,装在精美的大盒里,上面印着的“家春秋”三个字也很贴切———这是鑫宝宾馆委托公司定制的一批月饼包装盒,现在用来装自制月饼最合适。陈总经理说,她们宾馆的员工有70%来自外地,这次宾馆和晚报、宁波思味特食品有限公司、甬江街道团委一起组织这个活动,目的是想对在宁波工作的外地青年和他们的家人道一声:中秋节万事胜意。
拿到月饼,那几个活泼的姑娘又笑了起来,原来她们想象着家人拿到这“貌似平常”的月饼后吃惊的表情。得知晚报今天会有报道这个活动的文章时,她们纷纷表示会把报纸和月饼一起寄回老家。
链接
给家人的中秋祝福
赵麒麟(安徽):爸爸妈妈,中秋节快乐!能吃我亲手做的月饼,你们一定很开心吧?
李清(安徽):祝奶奶长命百岁!
邬宗钐(重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胡腾素(温州):祝全家人中秋快乐!我很想你们。
李光梅(丽水):爸爸妈妈,在家时我和你们沟通不多,但我真的很爱你们。
范月霞(衢州):爸爸妈妈,很想你们。
褚丹华(湖州):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王云(安徽):养育之情铭记在心。
祝凯丽(衢州):爸妈,女儿在宁波一定好好努力,女儿很有出息。
洪艳兰(安徽):明月千里,心陪父母。
胡国军(黑龙江):以后我每年给家里寄自己做的月饼。
芦琴(扬州):借三江中秋明月,寄游子思乡情怀。
朱德三(贵州):大宝二宝,爸爸妈妈想你们。
马春萍(河南):月饼代表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