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顾玮摄影周建平
中国宁波网消息 被7000年的历史文化浸淫着,被天一阁的书香浸润着,被商贸潮推涌着,被现代风追逐着,也许,我们有些骄傲,也有些惶惑。宁波的文化,我们到底懂你多少?也许,我们尚欠一次宁波文化的“深呼吸”。
记得文化战略专家曹世潮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个性不仅决定了其魅力,而且决定了其竞争力度和特别擅长的行业。城市和地区的发展需要文化战略,其中一个很深刻的原因是要形成它独特的竞争能力。
宁波要建设文化大市,提高“软实力”,离不开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的比翼齐飞。在高雅艺术领域,一说再说的“《典妻》现象”表明,建立起既符合文化规律,又适应市场要求的高雅艺术的运作机制是关键,这种“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运作机制如今已进一步得到推广。并且通过公众自我选择,近几年来,宁波的高雅艺术消费群体已经逐渐培育,繁荣而稳定的市场逐渐形成。
毋庸置疑,有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硬实力”作支撑,宁波的“文化引擎”一旦发动,其能量将是何等巨大。宁波的文化就像多棱镜,有很多个面,今天,让我们拿起“放大镜”,专注地看看宁波的“温文尔雅”的那个侧面。
美国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
京剧《图兰朵公主》
细节,还是细节
细节1———艺术盛会“接二连三”
9月5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宁波又将迎来3大艺术盛会:由文化部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国际声乐比赛(宁波)将于10月7日至18日在宁波音乐厅举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市承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艺术赛事;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与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戏剧节和第十二届中韩日戏剧节,将分别于11月16日至12月1日和11月14日至11月20日举办。这将是中国戏剧节第一次在非省会城市举办。
解读:就在宁波,就在家门口,邂逅一次又一次的艺术盛会,对我们而言,应该见怪不怪了吧。七艺节的“南腔北调”我们聆听过了,群星奖晚会的璀璨“星光”我们目睹过了,一年一度的服装节我们更是参与其中……主办(承办)各类艺术盛会,并且已经拥有市场运作的成功先例,不正是宁波文化竞争力的一大表现吗?
细节2———两派京剧同城“竞技”
今年2月23日,甬城上空笼罩着浓浓的京剧味。中国京剧院的《图兰朵公主》在宁波大剧院亮相,浙江京剧团的《东坡宴》在逸夫剧院登台,不同的两出京剧在同一时间上演,这在宁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论表演,这两出戏剧都是一流的。《图兰朵公主》曾在“第7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和8个单项奖,其主演邓敏18岁就成为“梅花奖”的最年轻得主;而《东坡宴》曾获浙江省第9届戏剧节新剧目大奖及13个单项奖,其主演陈少云是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解读: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正如某业内人士认为的那样,京剧在宁波“撞车”,看似一个戏剧性的巧合,其实也是一种必然。“撞车”现象的背后是宁波演出市场的繁荣,是宁波人对高雅艺术的充沛需求。演出多了,“撞车”也就难以避免了。以后随着宁波文化事业的发展,像这类的“撞车”现象也许会越来越频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巧合”发生的最直接的受益者还是观众。
细节3———“音乐院线”跨省运作
今年7月,一个新型演出市场组合———《赏心乐事》音乐联盟在杭州宣布成立,业内人士把它称为国内演出市场的“音乐院线”。首批加盟的包括浙江歌舞剧院、浙江音乐厅、宁波逸夫剧院等演出场馆、艺术院团、文化企业共34家。其中,我市的逸夫剧院是发起单位之一,宁波歌舞团、余姚龙山剧院、慈溪市演出公司、象山县演出公司是联盟会员,上海市演出公司是主动要求加盟的单位。音乐联盟每年都将举办不少于10场的系列演出。
解读:对电影院线,相信宁波市民已经不陌生了。这一回,来的则是“音乐院线”———音乐联盟,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协调运作,共享演艺资源、分摊降低演出成本、丰富演出内容,以较低的票价向观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在运作中,多个演出场馆联动的做法,保证了系列演出“低票价、高艺术水准”的特色。像美国拜伦·勃兰乡村乐队音乐会,如由逸夫剧院单独承办,仅接团费用就要6万多元,而与浙江音乐厅、上海美琪剧院联手,每个剧院分摊的费用只要2万多元,演出成本降低后,票价也相应大大降低。其实,国外优秀演出项目每到一地演出,都希望能将演出辐射到周边更广阔的领域,音乐联盟打通了这一渠道。
舞剧《红楼梦》
德国亚琛青年交响音乐会
不完美的身体演绎完美的《千手观音》
数字,还是数字
数字1———8.9公里
5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近20亿元,先后建成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宁波美术馆、市游泳健身中心、时代文化广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目前,三江文化长廊已建成8.9公里,在建6.8公里。这批重点文化设施已经成了宁波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数字2———468场次
宁波市艺术剧院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整合了原市越剧团、市甬剧团、市歌舞团等单位,一改原来单体竞争力弱、“小而散”、难以发挥综合优势的缺点,成为集艺术创作、生产、艺术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专业艺术团体。市艺术剧院各剧团从以往的“等米下锅”转变为“主动出击”,2004年,艺术剧院各剧团演出达468场次,比上年增长45.7%;演出收入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13.8%。
数字3———6万人次
自2004年9月10日宁波大剧院正式开演以来,宁波又多了一棵引进高雅艺术的梧桐树。大剧院自主组织商业性演出,共接纳观众近6万人次,先后承接了美国、俄罗斯、奥地利、瑞典、爱尔兰、巴西、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演出团体,大剧院成了向市民展示国外优秀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
数字4———60元
2004年,宁波音乐厅内上演了一场场中外经典音乐。整整一年的“利时之约”百场音乐会,除了演出密度大、跨度时间长、观众人数多之外,一个重要的数据是:平均票价在60元左右。
这一数据成了百场音乐会“推广和普及高雅艺术”这一主旨的最好的诠释。低票价使市民经济上能够承担得起,参与程度高。据悉,对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学专场,票价一般定在10元左右。即便是一些高成本的专场演出,也预留一定数量的低价票,照顾学生、老人和企业职工。市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高雅艺术”不再是“高价艺术”。
数字5———12年
12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音乐辞旧迎新,新年音乐会已经成为宁波人的“新民俗”。
在新年来临之际,各式的新年音乐总是会“纷至沓来”。以2004年年底-2005年年初为例,先是在宁波大剧院举行维也纳宫廷室内乐,接着是在市逸夫剧院举行的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家爱乐乐团的演奏,然后是在宁波音乐厅举行的“18+室内乐团”新年音乐会,此后,在鄞州体育馆又有一台大型音乐会。短短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有4台5场新年音乐会在我市奏响。
回顾12年,已先后有来自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8个国家的、不同风格的乐团来甬,其中有大型交响乐,也有中国民族乐专场,有新潮的爵士乐,也有四人室内乐队。这些乐团不但让宁波市民享受到风格各异的音乐盛宴,更品味到异国风情。
数字6———500万元/年
我市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组织实施了“新世纪文化精品工程”,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同时出台了多项旨在扶持、激励、调控的制度政策,扶持奖励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培养优秀文化人才。2000年以来,我市有90余件作品获全国常设性文艺大奖,其中电视连续剧《至高利益》、甬剧《典妻》和广播剧《山海情》分获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及入选作品奖,《典妻》荣获文华大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难能可贵的是,这批精品依旧活跃在各自的艺术舞台上,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甬剧《典妻》在国内上演的同时,还走出国门,远赴德国、匈牙利等异国,被赞为“中国式的意大利歌剧”。
【现场手记】
这一天,别有“用心”感受
9月9日周五
或许以下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稔熟的风景,但走近后,就会发现,文化就是以那样一种生动的方式沿承,落入生活,变成作为,汇成你我因文化而形成的个性,因文化而造就的成长。
08:45,采访途中。路经解放南路附近。被眼前的文化景观墙吸引,有种“给我几分钟,还你数千年”之感。细想来,类似的景观墙作品不时能在甬城的街头巷尾看到,从甬籍画家陈逸飞的作品到丰子恺风格的漫画,再到诙谐幽默的宁波老话,这些景观墙透着雅气,将宁波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有机融合,定格在行人的眼中、心中。
12:17,午休时间。想起中国宁波网天一书城已经开张了一段时间,去网上溜达一圈,发现畅销书不少,找到一本合我口味的,虽然9折的优惠幅度不算大,但也成功“说服”我的荷包。呵呵。
16:02,公交车站。看到一个拎着乐器等车的孩子。我想,躺在琴盒里的应该是让小主人又爱又烦的小提琴,他可能正要往老师家赶。宁波的琴童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应该也是一大亮点吧,每年的国际国内大赛中,总能发现脱颖而出的宁波苗子,他们收获着大把奖项。
19:35,回家上网。打开某个常去的网站,对着一段文字开始“心有戚戚焉”。这是网民“天涯一角”对一篇名为《让城市自然生长》的文章的雅评:
“一个城市的经营不仅需要发展的、商业的意识,更不可或缺人文精神。比如一个人,即便外表打扮得再漂亮,若没了精神的寄托和内在的丰裕,便成了空虚的人。金钱可以买到未来想要的东西,却无法要回失去的历史。尊重和维护人类固有的文明和历史,像擦拭着一面古老的铜镜,越擦便越能感受得到它的光彩和价值。”(顾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