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从不吸烟的杨忠华与其烟标收藏
稿源: 镇海新闻网  | 2005-09-13 12:48:27

  中国宁波网讯 从不吸烟的杨忠华却对烟标情有独钟。

  “烟标”是人们对烟盒的雅称,它虽然只是香烟的外包装,但方寸之间见天地,其中蕴藏了许多市井风情、人文变迁。集烟标不如集邮那样普及,也没那么昂贵,却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收集了15年烟标的杨忠华如此说。

  烟标浩如烟海,杨忠华从1990年开始步入烟标收藏的行列。烟标收藏,过程是曲折而艰苦的。1992年,杨忠华从镇海市场上发现了南京卷烟厂生产的“金陵十二钗”香烟,他到处购买,可是只能买到其中的“一钗”,无法集全“十二钗”。后来,杨忠华就直接写信给南京烟厂讨要。烟厂为他的痴情所感,给他寄来了一套完整的“金陵十二钗”。这是杨忠华收藏的最美的一套烟标,由现代著名艺术家刘且宅作画,周汝昌作诗,陈大羽篆书,逼真地再现了《红楼梦》人物十二裙钗的艺术风采。烟标以仿古金色纹织,锦缎为图案,加之美妙绝伦的诗画组合塑造了富有典型性格的红楼梦人物,极富民族特色。

  以后的日子里,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收集烟标。有的烟很贵,但为了得到烟标,他常常是咬着牙连烟一起买下;看到身边的人吸烟,只要是他没有的牌子,就硬着头皮要下烟盒;朋友出差,他总是不忘叮嘱一句:“带几枚当地的烟标回来。”他自己每次出门在外,总要去公共场所拾来几个烟壳才会甘心。1999年,杨忠华和妻子一起去西安旅游,恰好宿在火车站旁。杨忠华想,夜宿火车站广场的旅客一定会有烟壳丢弃,于是夫妻俩每天早晨5点起床,先去广场拾烟壳(迟了会被清洁工扫除)。烟标的收藏虽说是千辛万苦,但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十几年下来,他的烟标总量达到14800余枚,涉及动植物、人物传说、山川江河、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特色。那些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老品牌是历史的活见证,如“中华”、“大前门”、“哈德门”、“恒大”等。许多年已古稀的老人如今仍对“大前门”情有独钟,虽然它早已不再在烟坛中位居显赫;还有不少人仍记得三年困难时期,国家对专家发放的特殊补助中包括几种牌子的三条香烟,“恒大”为其中牌子之一。

  烟标上的烟味已随着时间慢慢消散,杨忠华细心地呵护着每一个“部下”,他自己动手利用过期的挂历,精心制作了折叠式藏本400余册,并将烟标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山河、地名、城楼、纪念、套标、外烟等分类入册。

  闲时把玩烟标,让杨忠华受益匪浅。在杨忠华的眼里,烟标绝不仅仅是一种精美的收藏品,更是一部有生命力的教科书,为人们提供了自然、地理、历史、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从早期的人类起源到先进的科技发明;从绮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到珍贵的动植物;从优秀的文化艺术到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还有古今卓越的著名人物、宏伟的建筑等等,这些,都被烟标一一记载。

  杨忠华收藏的初衷是独乐乐,自部分烟标在单位和社区内展出后,好评如潮,使他享受到了众乐乐的乐趣。鉴于“烟酒不分家”这句话,目前,杨忠华又增加了一项新的收藏――酒瓶收藏。

  作者:潘萍萍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