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宁波用“爱的主旋律”鸣奏城市和谐曲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5-09-20 07:43:46

  中国宁波网讯 新华社专稿(记者郑黎鹿永建)前不久,青海女教师罗南英患白血病来宁波就医,因拿不出巨额手术费准备放弃治疗回家了,这时她看到宁波晚报关于《给孩子的一封信》的征文启事,便投笔诉怀。年轻母亲在离别人世前所表达的拳拳爱子之心,一下打动了宁波市民,信件、捐款如雪片飞来,短短6天时间便汇聚了60万元。

  消息传开后,有数十家媒体涌入宁波作跟踪报道,称赞“宁波这座以商业传统而著称的城市,今天却以爱而闻名”。

  近年来,宁波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较快,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如何满足市民更高层次的物质、精神需求,提升城市的文明道德水准,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认为,从宁波的实践来看,努力发掘爱的资源,倡导人人向善的好风气,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捐赠、慈善和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社会主义制度的阳光与温馨,应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施爱从尊重生命始

  到“鬼门关”转了一圈的古稀老太陈彩莲逢人便道,若没有人民政府的关怀,我这条老命早没了。陈彩莲家住江北白米湾村,去年春季突患急性心肌梗塞,医院诊断需立即动手术,但按规定要先付押金5万元。老太太丈夫早逝,两个已出嫁的女儿家境也不富裕,一时间不知何处筹措这笔巨款。正当万般无奈之际,当地卫生部门同志闻讯赶来,说救人要紧,这5万元钱先由政府垫付。手术非常成功,陈彩莲很快转危为安了,江北区委书记裘伟闻讯前往探望,她拉着裘书记的手,流着眼泪喊:“共产党万岁!”

  血库历来被称为“生命银行”,鲜血与生命紧密相联。宁波市拥有580万常住人口,每年需要大量的临床用血。宁波市献血办主任陈长水说,现在不少城市还为血荒发愁,而宁波早在4年前就实现了100%无偿献血的目标,近年来参加无偿献血累计达42万余人次。今年起宁波市还率先取消了指令性的无偿献血指标,全部采用志愿者无偿献血。现全市有常年志愿者队伍2万余人,先后有21人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奖人数占浙江全省的63%。宁波献血“状元”蔡振光8年累计献血44000毫升,相当于把身上的血换了8次。

  “当鲜红的血浆注入垂危生命的时候,它的后面有着无数个感人的故事”,陈长水说,如临床上有一种RH阴性稀有血型,约占汉民族人口的2‰-3‰,由于这种血源太稀少,常使医生在最紧要时候束手无策,这些年来,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全市逐步建立起拥有600余人的稀有血型志愿者队伍。爱的奉献收获的是爱的回报,慈溪有一家庭,患了重病的姐姐是在抢救输血时才知道,自己和弟弟都属稀缺血型,但弟弟的血不够,医院找了6位稀有血型志愿者才把姐姐的命给挽救回来。病愈后,姐弟两人一起找到血站医生,要求也要以自己的鲜血回报社会。

  在浙江省第一所慈善医院———宁波华慈医院,患者只要持有低保卡、特困卡、残疾证、外来人员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即可享受优惠低价服务。据了解,医院成立迄今已接诊病人近14万人次,人均医药费不到50元,许多专家、医生自愿不领津贴到华慈医院做义工。

  “临终关怀”是国外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现代科学尚无法治愈某些严重疾病,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减轻病人的肉体、精神痛苦。”宁波市卫生局局长何一天说,临终关怀的核心是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当一个人迈向死亡的时候,往日所有富贵荣华、权力地位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在这个时候,仍然给予关怀、认同和尊重,这才真正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在宁波市各个医院,所有参加临终关怀治病护理的员工,第一堂课就是对老人、病人的爱心教育。宁波市老年康复中心曾收治一位绝症病人,长期卧床,身上肌肉都萎缩了,但逝世时没有发生任何护理中的症状,家属非常感动,说自己家人也做不到这样尽心。

  倡导人人向善之风

  80岁的老母亲要吃香椿芽,这可难坏了宁波市民陈春秀,她跑了许多地方买不到。后来她打了一个电话“81890”,难题迎刃而解。“81890”(宁波话谐音“拨一拨就灵”)是宁波海曙区政府建立的一个市民求助热线和社区服务网站,也是政府提供“爱心服务”的一个平台。

  在“81890”开辟的“爱心超市”里,记者还看到社会各界募捐送来的各种衣物、食品等,“81890”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这是爱心奉献的一种创新,我们把社会各界捐献的物品陈列在这里,像超市一样,让困难群众可以凭证来无偿选取或低价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据介绍,像这样爱心超市,现在宁波城乡已有30多家,且有滚雪团般迅速扩大的趋势。

  “把爱和善良撒满世界,让弱者不再孤单”,这是宁波千百位平凡共产党人所作出的庄严承诺。家住宁波联北社区的残疾人童宏雄,妻子被查出患了癌症不久就去世了,留下10多万元的债,履任不久的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听说了他的情况,提出要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并且找了一个双休日到他的家里探望,巴音朝鲁掏出1000元钱放在童宏雄的手中,说虽然不多,是自己的工资,请莫见外收下罢。童宏雄有一个聪明伶俐的8岁女儿,巴音朝鲁也与小姑娘交上了朋友,还在本子上题词,祝她“身体好、学习好、快乐成长!”此后,巴音朝鲁又挤出时间,多次到他家探望慰问。今年7月上旬,巴音朝鲁出国访问,行前请当地区政府同志转送来800元钱,并解释说,因为工作忙实在抽不出身,请予谅解。巴音朝鲁做这些事从不对旁人言,慰问探望也是悄悄地来悄悄地回,社区书记一个劲地自责,说许多情况我也不知道。

  “这一年多来,不算食物礼品,巴音书记自己掏工资先后4次给我送了3000多元钱,”童宏雄哽咽着说,“我知道市委书记也靠工资过生活,他也要养家糊口,我实在不好意思收书记的钱,只有努力工作,自强自立来回报了”。

  巴音朝鲁说,以前有一句老话,叫做“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共产党人就要带头把这嫌贫爱富的风气扭转过来。

  浙江省11个地市,全省慈善总会善款的总额为18亿元,其中宁波市为5.8亿元,占了近三分之一。宁波市慈善总会会长项秉炎曾任宁波市委书记、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主动提出担任“民间慈善大使”,“放下身段”一家一家跑善款,四处奔波宣传慈善事业。项秉炎告诉记者,宁波市慈善机构成立6年多来,慈善救助累计支出达1.4亿元,资助困难群体19万多人次,此外还连续6年开展“复明行动”,免费提供手术治疗,使14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为11000名贫困学子提供了助学资金,并为数以千计的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提供各种帮助……一花引来百花开,宁波工青妇、民主党派等其他社会团体,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送温暖”、“助残行动”、“光彩事业”等各种救助活动。

  志愿者行动,培育爱的能力

  72岁的苍水社区老党员王如康能将一只柴油桶用手工打出一辆自行车,是远近闻名的“巧工匠”,也是社区志愿者“明星”,邻居们常说,王如康做的好事如天上星星数也数不清。一次他在社区门口前面的中山路上看到两个年轻人为自行车碰撞而吵得不可开交,他上去好言劝和,并将自己的自行车借给车子被撞坏者赶去上班。当天下午,当王如康把免费修好的自行车登门送到当事人单位时,那小伙子非常激动,“都说现在没有雷锋了,我就遇到了活雷锋”。

  现在,宁波市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达24.6万人,占全市常驻人口的11.2%。宁波团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粟星告诉记者,宁波志愿者行动,从学雷锋做好事起步,现已打破行业、年龄、地区界限,下至8岁娃娃,上至八旬老翁,都有志愿者成员,服务内容遍及环保、慈善、见义勇为、社区校园、大型活动等十几个领域,组织网络覆盖到各个乡镇、街道,一直到村、厂矿企事业单位。粟星说,为适应志愿者队伍的壮大,2000年,宁波市率先将青年志愿者协会改为志愿者协会,丰富多彩、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已成为展现宁波“爱心城市”的一个重要品牌。

  

  志愿者把关爱送给了最需要帮助的人。前不久文昌社区搬来了一位70余岁的老太太,社区志愿者、墙门党小组长找了个双休日,把一个楼里住户叫到一起开了一个欢迎会拍了照片,说今后有事情左邻右舍都能帮忙,会上还其乐融融。过了几天,那位新来的老太太找到居委会同志,请帮助将欢迎会的照片多冲洗几张,她说她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老担心她一个人生活“孤单无助”,现在把照片寄去,小辈们可以放心无忧了。“我们拥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共产党,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建美好的家园”,这是宁波市党员志愿者发出的倡议。文昌社区党委书记戴静说,文昌社区有30多个孤寡老人,今年初区政府实施“居家养老”工程,聘请家政服务员提供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配合发起认领帮助这些老人,参加的有30多个志愿者,其中80%都是共产党员。

  志愿者关爱他人,也需要他人的关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卓祥说,最近我们推出的“义工银行”,就是探索志愿者活动可持续有生命力的新模式。宁波星光敬老协会吸收了500多位志愿者,大多是身体尚健的退休人员,按照自愿加入自由退出、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章程”,协会为他们培训有关技能,组织起来为辖区独居困难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等,并且记录在卡,今后若志愿者本人有需要时,可提出申请,敬老协会亦可回报提供相应的义务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义工银行”把爱与爱的回报更密切更符合人性化地结合起来了。

  

  大爱是城市的胸襟

  有人说,宁波人有钱,所以才会慷慨捐献,这是一大误解。宁波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说,其实,在宁波行善做好事的,大多还是普通百姓,他们自己并不富裕,但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宁波老市区有一对聋哑夫妇,经济收入不多,家境很困难,平时用煤气瓶多烧一些开水都舍不得,却为“慈善一日捐”拿出了1000多元的捐款;患了绝症的吴福年老人,舍不得花钱求医,一身中山装穿了30年还不肯换下来,临终前却嘱托子女把他最后留下的5500元“巨款”捐给慈善总会。这一桩桩善举,折射的是人性的光辉和境界。

  宁波人的性格平和低调,宁波人施爱行善也不张扬不图名。前面提到的为罗南英捐款的2000余名市民中,80%以上不愿具名。有一位捐款5万元的先生,面对工作人员的再三询问,只轻轻回答一声“姓周”,便不肯多言。翻开厚厚的捐款记录本,写着大都是某先生某女士,有的写着“顺顺”什么的,一看就知道是化名。

  宁波有一著名的“爱心使者”叫“顺其自然”,宁波市民初闻其名是在1999年宁波慈善总会举行第一次“慈善一日捐”时,当时他(她)捐款5万元,署名“顺其自然”,并附短信,信上写道:“作为宁波群体中的一员,特献上一份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们”。此后,“顺其自然”不断在各种慈善活动中频频现身。6年中“顺其自然”捐献给慈善机构和单独救助困难群众的款额,累计已达100万元之多。如今,“顺其自然”已成为宁波爱心的代名词,今年初,中华慈善总会在爱心中国百位慈善人物评选中,将其授予唯一的特别奖。

  宁波市市长毛光烈说,宁波是著名港城,碧波万顷的东海哺育了勤劳善良的宁波人民,也给了宁波人大爱博爱的宽广胸怀,近年来,宁波民间和媒体发起的募捐对象,大半都是外地的困难群众。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尚在筹建中的宁波慈善总会,短短几天就收到宁波人民给灾区的280多万元捐款;前不久东南亚发生大海啸,浙江省送上去的第一笔5000元捐款,就是来自宁波江东区的一对同胞姐妹。当了12年市林业局长的张祖安,在站“最后一班岗”的时候,被调到了仅有一间屋子三个兵的扶贫办,对口帮扶贵州。年逾五旬的他,忍着病痛先后50余次赴贵州,足迹踏遍黔东南、黔西南的12个贫困县,白天钻地头看山头,晚上围火塘坐屋头,为苗家乡亲送去党和宁波人民的关爱,他的事迹经媒体披露后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彰。近些年来,宁波与贵州签订了帮扶协作项目967个,累计到位资金达18209万元,宁波人民把大爱写在了祖国大家庭的山山水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