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区港联动是在毗邻保税区的港区划出专门区域,重点发展仓储物流产业,形成“前港后区”紧密联系格局。区港联动试点以保税物流园区的形式出现,实际是在保税区多年发展基础上,政策功能完善和转型的重大一步。
让宁波成为区港联动试点城市,保税区管委会是最早的倡导者。“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推动与港口的功能联动,对其深远的意义认识并不充分。”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海宝说,当时仅仅将其作为保税区转型的一步棋子,因为“中国的15个保税区经过10多年发展,其中一些已经具备了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条件”。
宁波保税区成立于1992年,是外贸大省浙江省唯一的保税区。经过1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保税区充分发挥“免证、免税、保税”的特殊政策,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成为“寸土寸金”的开放最前沿。
相关统计显示,至去年底,保税区累计引进各类企业45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740多家,投资总额29.7亿美元。去年全区实现GDP48.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20.5亿美元,财政收入11.7亿元,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属于第一梯队。
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我国的保税区通常都与港口分离,区港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开发。据了解,我国保税区是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设立的,但并没有实现自由贸易区的全部功能。例如,我国不少保税区较多地突出了区内加工功能,物流方面的功能则发挥得不是很充分,与邻近港区间的联动不是很顺畅。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大部分保税区的运作呈现封闭的“O”型区,而不是“U”型区,也就是缺少一个出海口,在海关手续上相对更为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税区功能的发挥,而国际上很多自由贸易区采取的都是“U”型结构。
“这是中国保税区的通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将中国保税区的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境内关内”的区域定性难以发挥开放优势,“多头分管”的管理体制难以提高运营效率,“名不符实”的功能定位难以适应发展要求,“区港分离”的管理原则难以达到发展目标。
成思危认为,我国保税区的目标模式是,境内关外,适当放宽;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并促使一些具备条件的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高层对保税区实施改革已势在必行。”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海宝说,中国15个保税区不久将走上两条完全不同路,一部分是转型为出口加工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部分将向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过渡。宁波保税区选择了后者,这也成为宁波争取区港联动国家试点的最初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