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枫,女,原名贻荫,小名桂凤,又名谌之、弥明。镇海城区人,老家称“朱家花园”,1905年出生。194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奉命潜赴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0年6月壮烈牺牲在台北。
血洒台北街头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当时奉命在香港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朱枫归心似箭,她急于回到解放后的上海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再说,朱枫的爱人当时已经随军南下上海,参加接管工作,担任市新华书店首任经理。长女朱晓枫,从8岁那年送进台湾抗日义勇队少年团起,11年间,只在上海相聚3个月。现在,女儿也早已入党,重返沪上,进了医学院,她多么希望孩子能偎倚在她身边相互倾诉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于是,朱枫加紧结束在香港的工作,准备移交。马上就要与爱人子女重逢了,但绵绵情思仍然折磨着她,这年的5月和6月,她给在上海的爱人写了十几封信,反复说明:工作即将交待完毕,团聚有期,会晤在即。在移交工作完毕,正准备束装就道的时候,她又把个人的事情放在一边,去做更重要的工作了。
当时,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急需建立和台湾地下党的联系,考虑到朱枫机警灵活,在岛上有社会关系,认为她是一位合适的人选,就把她借调去执行这项秘密使命。1950年春,朱枫在台湾的联络任务已经完成,正准备离台返沪,恰在此时,台湾省委书记蔡前被捕叛变,供出大批同志,其中就有朱枫。她立刻得到处境危险的消息,设法搞到通行证,迅速逃到舟山,在沈家门的一家医院里藏身。但已经晚了,国民党特务跟踪而至,旋即被捕。
朱枫被捕后,知道牺牲已不可避免,趁敌人不备,吞服金链条企图自杀,不幸被敌人发现,自杀不成。不久,她被押解到台北,反复审讯、百般诱降,始终坚贞不屈。1950年6月10日,朱枫以所谓“中共间谍罪”在台北街头与投身革命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长吴石同时英勇就义,临刑前,“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呐喊声震长空,她身中七弹,牺牲得极为壮烈!
憩园名门闺秀
血染台北街头的朱枫,出身原是浙江镇海的名门闺秀。
朱枫的父亲是鱼行富商,她小时候家里席丰履厚,生活优裕。遗憾的是自幼丧母,童年时感到孤寂,于是寄情于读书临贴,小小年纪就很有文才。可是封建家庭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迟迟不让她上学。因此,20年代初,朱枫到宁波女子师范读书时已经18岁了。
1926年春,朱枫到上海找了份工作,在一个富商家做家庭教师,还努力通过函授学习英文,争取自立。再以后是远嫁东北,丈夫是沈阳兵工厂的总工程师。
镇海大显身手
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入敌手。
孀居沈阳的朱枫不愿做亡国奴,北雁南飞,带着女儿匆匆回到故乡镇海。
她时刻关心国事,读书看报,了解时局动态,跟着革命者的足迹,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就在这个时期,她结识了后来成为她爱人的革命青年朱晓光,支持他从事救亡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朱枫把地方上的一部分青年组织起来,在救亡运动中搞了不少叫人耳目一新的活动,震动了镇海城。
她长于教歌,抗日歌曲就风靡镇海。为了更易于为群众接受,她特意先教岳飞名篇古调《满红红》和老百姓熟悉的《木兰辞》。她组织的歌咏队,那些日子在镇海真是唱红了!
她把自己多年创作和收藏的金石、书画和工艺制品拿出来,在镇海县民众教育馆举行义卖,出售所得,全部捐献给抗日团体。为了国家,她舍得罄其所有!
皖南经受洗礼
1938年,日本侵略军压境,镇海吃紧。
朱枫和全家一起赶到武汉。武汉会战迫在眉睫,朱枫刚好产期临近,不得不渡洞庭至桃源、沅陵,在那里分娩。朱枫分娩后,举家回到浙江金华。不久,她与丈夫一起来到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驻地中村。
这以后的一年对朱枫来说,是她人生旅程中的里程碑。当时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处长薛暮桥原来是新知书店发起人之一,由他倡议在中村设立随军书店,由新知、生活两家书店从武汉金华等地运书刊来向各支队搞流动供应,朱枫干的事是留在中村为各方面配货。她一面管门市,一百向野外上大课的学员供应书刊,有空还旁听讲课,够苦的。但用她的话说是苦得快活,苦得兴奋。
桂林默默耕耘
朱枫在皖南一年后,金华新知书店被查封,她离开根据地,离开丈夫,到了上海,把一颗存放在保险箱内的3克拉钻戒取出,兑给珠宝商,得到3000余元“中储券”(汪伪纸币),用这笔款子购买了日本生产的薄型纸50令,发运桂林。
朱枫带来的这50令薄型纸大大充实了桂林总店的资金,后来总店事业发展,成立了西南印刷厂,成为桂林印刷出版的重要支柱,成为党领导的重要文化据点,她的贡献是值得记取的。就在她全身心地投身于党的文化事业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血溅皖南,朱枫的丈夫朱晓光被囚禁于上饶集中营。
1942年春末,丈夫越狱成功回到云和的消息传到桂林,朱枫当然喜不自胜。在得到组织同意后,她急驰云和接应。
朱晓光在上饶集中营备受折磨,加上越狱后一路劳顿,已是病体支离;在云和的孩子还小,战乱年头,道路艰辛,出门实在不是易事。但为了革命,她毅然带着丈夫孩子上重庆。
“阿庆嫂”重庆开店
正在这时,桂林的新知书店受到国民党特务的骚扰,朱枫也被安排到重庆工作。其时新知书店在民生路开了一家“第三产业”,叫做珠江食品店,由中共中央南方局委派梁海云当经理,朱枫的公开职务是会计兼出纳。
于是,朱枫既是出纳兼会计,又当“堂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是“自己人”来商谈工作,立刻延揽到二楼雅座入席,对进店的众多顾客,都能应付自如,俨然“阿庆嫂”模样。由于她处事谨慎,遇事机警灵活,珠江食品店作为我们党的机关,从未暴露。办书店,她井井有条;办餐馆,头头是道。她真是我们队伍中的能人。
1944年初,朱枫、朱晓光夫妇奉调回到沦陷区的上海开展工作。
入党去港赴台
到了上海,朱晓光不久奉命去鲁南根据地工作,朱枫独自留在上海筹建新知书店的副业“同丰商行”。这年10月,新知书店混进一个汪伪特务,很快遭受破坏,大部分同志被逮捕,朱枫自然不免,这是朱枫第一次入狱。
进了日本宪兵队,等于进了炼狱,残酷拷问惨绝人寰这里不必描述,但年已四十、身体单薄的朱枫硬是顶住了。要知道,当时她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她的坚贞,她的无畏确实达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境界,敌人从她的嘴里什么也没有得到,结果把她释放了。
经过这番考验,根据她本人的愿望,1945年春,朱枫成为我们党的一员。
参加革命工作以后,朱枫始终四海为家,很少能在一个地方工作较长时间。她不停地调动、转移,顾不上家,顾不上子女,作为女同志,她的困难要更多些。谁想得到,在祖国大地黎明时分,年仅45岁的她竟牺牲在台湾。
作者:摘自《镇海英烈传》
她牺牲在台湾
朱枫烈士生平摘要
稿源: 镇海新闻网 2005-10-26 10:59:58
朱枫,女,原名贻荫,小名桂凤,又名谌之、弥明。镇海城区人,老家称“朱家花园”,1905年出生。194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奉命潜赴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0年6月壮烈牺牲在台北。
血洒台北街头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当时奉命在香港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朱枫归心似箭,她急于回到解放后的上海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再说,朱枫的爱人当时已经随军南下上海,参加接管工作,担任市新华书店首任经理。长女朱晓枫,从8岁那年送进台湾抗日义勇队少年团起,11年间,只在上海相聚3个月。现在,女儿也早已入党,重返沪上,进了医学院,她多么希望孩子能偎倚在她身边相互倾诉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于是,朱枫加紧结束在香港的工作,准备移交。马上就要与爱人子女重逢了,但绵绵情思仍然折磨着她,这年的5月和6月,她给在上海的爱人写了十几封信,反复说明:工作即将交待完毕,团聚有期,会晤在即。在移交工作完毕,正准备束装就道的时候,她又把个人的事情放在一边,去做更重要的工作了。
当时,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急需建立和台湾地下党的联系,考虑到朱枫机警灵活,在岛上有社会关系,认为她是一位合适的人选,就把她借调去执行这项秘密使命。1950年春,朱枫在台湾的联络任务已经完成,正准备离台返沪,恰在此时,台湾省委书记蔡前被捕叛变,供出大批同志,其中就有朱枫。她立刻得到处境危险的消息,设法搞到通行证,迅速逃到舟山,在沈家门的一家医院里藏身。但已经晚了,国民党特务跟踪而至,旋即被捕。
朱枫被捕后,知道牺牲已不可避免,趁敌人不备,吞服金链条企图自杀,不幸被敌人发现,自杀不成。不久,她被押解到台北,反复审讯、百般诱降,始终坚贞不屈。1950年6月10日,朱枫以所谓“中共间谍罪”在台北街头与投身革命的国民党“国防部”参谋长吴石同时英勇就义,临刑前,“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呐喊声震长空,她身中七弹,牺牲得极为壮烈!
憩园名门闺秀
血染台北街头的朱枫,出身原是浙江镇海的名门闺秀。
朱枫的父亲是鱼行富商,她小时候家里席丰履厚,生活优裕。遗憾的是自幼丧母,童年时感到孤寂,于是寄情于读书临贴,小小年纪就很有文才。可是封建家庭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迟迟不让她上学。因此,20年代初,朱枫到宁波女子师范读书时已经18岁了。
1926年春,朱枫到上海找了份工作,在一个富商家做家庭教师,还努力通过函授学习英文,争取自立。再以后是远嫁东北,丈夫是沈阳兵工厂的总工程师。
镇海大显身手
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入敌手。
孀居沈阳的朱枫不愿做亡国奴,北雁南飞,带着女儿匆匆回到故乡镇海。
她时刻关心国事,读书看报,了解时局动态,跟着革命者的足迹,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就在这个时期,她结识了后来成为她爱人的革命青年朱晓光,支持他从事救亡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朱枫把地方上的一部分青年组织起来,在救亡运动中搞了不少叫人耳目一新的活动,震动了镇海城。
她长于教歌,抗日歌曲就风靡镇海。为了更易于为群众接受,她特意先教岳飞名篇古调《满红红》和老百姓熟悉的《木兰辞》。她组织的歌咏队,那些日子在镇海真是唱红了!
她把自己多年创作和收藏的金石、书画和工艺制品拿出来,在镇海县民众教育馆举行义卖,出售所得,全部捐献给抗日团体。为了国家,她舍得罄其所有!
皖南经受洗礼
1938年,日本侵略军压境,镇海吃紧。
朱枫和全家一起赶到武汉。武汉会战迫在眉睫,朱枫刚好产期临近,不得不渡洞庭至桃源、沅陵,在那里分娩。朱枫分娩后,举家回到浙江金华。不久,她与丈夫一起来到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驻地中村。
这以后的一年对朱枫来说,是她人生旅程中的里程碑。当时新四军教导总队训练处处长薛暮桥原来是新知书店发起人之一,由他倡议在中村设立随军书店,由新知、生活两家书店从武汉金华等地运书刊来向各支队搞流动供应,朱枫干的事是留在中村为各方面配货。她一面管门市,一百向野外上大课的学员供应书刊,有空还旁听讲课,够苦的。但用她的话说是苦得快活,苦得兴奋。
桂林默默耕耘
朱枫在皖南一年后,金华新知书店被查封,她离开根据地,离开丈夫,到了上海,把一颗存放在保险箱内的3克拉钻戒取出,兑给珠宝商,得到3000余元“中储券”(汪伪纸币),用这笔款子购买了日本生产的薄型纸50令,发运桂林。
朱枫带来的这50令薄型纸大大充实了桂林总店的资金,后来总店事业发展,成立了西南印刷厂,成为桂林印刷出版的重要支柱,成为党领导的重要文化据点,她的贡献是值得记取的。就在她全身心地投身于党的文化事业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血溅皖南,朱枫的丈夫朱晓光被囚禁于上饶集中营。
1942年春末,丈夫越狱成功回到云和的消息传到桂林,朱枫当然喜不自胜。在得到组织同意后,她急驰云和接应。
朱晓光在上饶集中营备受折磨,加上越狱后一路劳顿,已是病体支离;在云和的孩子还小,战乱年头,道路艰辛,出门实在不是易事。但为了革命,她毅然带着丈夫孩子上重庆。
“阿庆嫂”重庆开店
正在这时,桂林的新知书店受到国民党特务的骚扰,朱枫也被安排到重庆工作。其时新知书店在民生路开了一家“第三产业”,叫做珠江食品店,由中共中央南方局委派梁海云当经理,朱枫的公开职务是会计兼出纳。
于是,朱枫既是出纳兼会计,又当“堂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要是“自己人”来商谈工作,立刻延揽到二楼雅座入席,对进店的众多顾客,都能应付自如,俨然“阿庆嫂”模样。由于她处事谨慎,遇事机警灵活,珠江食品店作为我们党的机关,从未暴露。办书店,她井井有条;办餐馆,头头是道。她真是我们队伍中的能人。
1944年初,朱枫、朱晓光夫妇奉调回到沦陷区的上海开展工作。
入党去港赴台
到了上海,朱晓光不久奉命去鲁南根据地工作,朱枫独自留在上海筹建新知书店的副业“同丰商行”。这年10月,新知书店混进一个汪伪特务,很快遭受破坏,大部分同志被逮捕,朱枫自然不免,这是朱枫第一次入狱。
进了日本宪兵队,等于进了炼狱,残酷拷问惨绝人寰这里不必描述,但年已四十、身体单薄的朱枫硬是顶住了。要知道,当时她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她的坚贞,她的无畏确实达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境界,敌人从她的嘴里什么也没有得到,结果把她释放了。
经过这番考验,根据她本人的愿望,1945年春,朱枫成为我们党的一员。
参加革命工作以后,朱枫始终四海为家,很少能在一个地方工作较长时间。她不停地调动、转移,顾不上家,顾不上子女,作为女同志,她的困难要更多些。谁想得到,在祖国大地黎明时分,年仅45岁的她竟牺牲在台湾。
作者:摘自《镇海英烈传》
编辑: 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