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真想不到本不怎么值钱的空房子都成了‘下金蛋’的金凤凰”,西周镇乌沙村的李老汉近日美滋滋地对记者说。他家里的六、七间空房子租给了乌沙山电厂的员工,每个月有千余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舒舒坦坦。
随着乌沙山电厂的动工建设,毗邻电厂的乌沙、虎山等村都住进了几百名工人,原本僻静的小村子热闹了起来。乌沙村支书介绍,村民家里的空房子都租了出去,每间月租一两百元,村里的小卖部开起了10多家,比原来翻了一番还多,还有近20名村民洗脚上田,到电厂赚起了工资。
电厂的上马建设,数千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有力推动了西周镇乃至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西周一带从宾馆餐饮老板到种菜卖菜的农民都直接从中受益。据统计,西周镇现有19家宾馆、22家饭店,其中半数以上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
尤其是该镇昌明路集聚了10多家新开业的宾馆、饭店等消费场所,每到夜晚灯火通明,人气很旺。鑫源宾馆的总台负责人张小姐翻了翻住宿登记表说:“宾馆生意不错,差不多有一半的生意来自乌沙山电厂。旁边的一家茶馆前两天刚刚开业,大多数客人也是电厂的员工。”
电厂的建设还直接带动了相关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镇就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正与世界五百强的拉法基石膏、海螺水泥等企业深入洽谈项目合作。其中,宁波某企业投资3000万元生产轻质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项目已顺利开工。
此外,乌沙山电厂一期240万千瓦机组年产值约48亿元,利税效益非常可观,综合税收约10亿元,将给投资方之一和项目所在地的象山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回报。电厂上百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了我县投资的主要增长点,对我县经济无疑具有巨大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也极大地鼓舞全县上下的发展信心。而建设高效、节能、可靠的绿色环保电厂的承诺和行动,让人们收获财富而无后顾之忧。(记者方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