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韭山列岛附近放流的带标志大黄鱼。
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王量迪通讯员黄剑波)继前两天在韭山列岛附近等海域放流23万尾大黄鱼后,昨天,市海洋与渔业局又一次组织人员,将3.4万尾长1厘米多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放流在象山港口附近海域。至此,本市自伏季休渔以来,已陆续向大海增殖放流了大黄鱼、黑鲷、梭鱼、梭子蟹、乌贼等水产苗种260余万尾。
据渔政人员介绍,面对渔业资源日渐衰退的严峻趋势,我市自1982年以来坚持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到目前为止,全市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品种已达8种,放流各类水产苗种累计13.38余亿尾。与往年相比,今年放流的品种不仅增添了曼氏无针乌贼这一新品种,而且放流地点也从原来的象山港港口附近海域,扩大至韭山列岛及渔山列岛海域。
记者发现,这次放流的23万尾大黄鱼,体长都在15厘米以上,最长的已达到了25厘米,其中2万尾大黄鱼的背鳍还挂了一个红色的小标牌,牌上编写着它们的号码。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标志鱼,当它们被回捕时,能帮助科研人员较为准确地了解大黄鱼回游方向和生长情况,可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据悉,渔业部门目前已在石浦、桐照等地设立了4个标志鱼回收点,渔民捕获标志鱼后,可上缴各回收点或当地渔政部门,渔业部门将按一个标志牌30元、一条标志鱼50元予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