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陈敏)我市成功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20大类80多个专业覆盖全市所有行业,中职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20万人次,一年让3万农户致富。在最近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市代表作典型发言时公布的这组数字引起了全国同行的极大关注。
近几年来,我市各职业学校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尤其是为“红帮服装之乡”、“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文具之乡”等块状经济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据统计,在我市企业新录用的技术员工30%是中职毕业生。
服装是宁波的主要产业之一,我市专门建立了以服装专业群为特色的宁波服装学校,又开设了一大批与服装产业相关的专业,并进一步建立浙江服装教育集团,目前仅6所学校每年就为社会培养1.4万名服装类专业毕业生。余姚、宁海等地模具产业的背后,同样有一大批开设模具专业的学校支撑。据悉,仅宁海、余姚和宁波城区就有开设机械、模具、数控技术等专业的学校21所。
去年,我市职业成人学校承担了全市84%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涉及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项目100多个,每所学校的年培训量不少于该校当年在校生数。“围绕一个项目,培训一项技术,形成一大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燎原计划”是我市职成校结合“三农”经济、服务农民的一个主要项目。据统计,2004年全市农村职成校实施“燎原”项目200个,共培训4.6万人次,让3万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慈溪长河镇职成校积极为该镇的蔬菜基地送教传技,经过几年努力,长河蔬菜示范园区已成为我市蔬菜科技示范园艺场,全镇90%以上农户种植蔬菜。余姚四明山职成校建立了红枫嫁接培育培训基地,近几年已培训花农4100多人,占全镇花卉从业人员的65%以上。以红枫为主的花木产品远销到荷兰、日本等国,单项收入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70%。
奉化、宁海、象山等地的职成校同样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技术传授,帮助当地农民建立了30多个种植生产基地,在扶持农民走上致富路的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