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国宝画本中信息异常丰富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5-12-19 12:32:29

  记者胡晓新

  中国宁波网讯 12月6日本报刊发《追了20年,终于找到了这些国宝图卷》一文,披露了在安徽省博物馆发现13幅再现120年前镇海口中法战役和宁波面貌、现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画本的事。经过安徽省博物馆和镇海区研究人员的“联手解读”,目前已在这些画本上找到了一些足以填补宁波和镇海文史研究空白的珍贵信息。昨天,洪余庆先生再为本报提供了部分研究成果。

  “宝顺轮”、电信和“打桩机器”首现画面

  洪余庆说,13幅《浙江镇海口海防布置战守情形图附说》,是反映中法战争的描绘精致、信息丰富、史实翔实的画本,它填补了中法战争和其他一些研究领域的空白。

  比如根据史料记载,“宝顺轮”是1854年冬由宁波商帮筹资购买的第一艘进口轮船,“中国之用轮舟自宁波宝顺轮始也”。“宝顺轮”投入运行后,对北洋南洋海盗船进行清扫,击溃盗船68艘,击毙盗者2000余人,名扬四海。但“宝顺轮”的具体模样与归宿却未见记载。本次在“水陆勇士挑石沉船”和“机器打桩”分说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为了阻止法舰驶入甬江口,“宝顺轮”横在江心准备沉船堵塞航道的情景,船的轮廓与船上的桅杆、烟囱清晰可辨;“设立电杆”将宁波电信事业的历史大为提前,首次发现了镇海至杭州曾架设过有线电报的史实;而“机器打桩”则向我们展示:120年前宁波已使用了打桩机器。

  此外,根据分说图画面,120年前宁波和镇海城区的城墙走向、河流分布、标志性建筑等,有不少与今天的结论有所区别,这组画本的发现对校正史学研究谬误很有作用。目前镇海区有关部门已准备成立专项研究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画本上的信息。

  8幅分说图下落仍是“悬案”

  洪余庆说,1985年9月镇海举行“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学术研讨会”时,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王苏波展示了一幅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拍摄的《浙江镇海口海防布置战守情形图正图》主轴图局部画面。据王苏波当时介绍,主轴画面长达10米,宽约1.05米,以黄绫精裱,内印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珍藏”篆章。据标注在这幅主轴图边的文字介绍,正图另附一册八图,但王苏波没有见到过。此后数年内,镇海区先后两次派人前往北大图书馆寻访,均未找到记载中的这8幅“分说图”,仅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发现了一件由名为“管念慈”的官员按照清帝的指令仿制的正图,与北大图书馆收藏的正图大同小异。

  而本次在安徽省博物馆发现的这13幅画本,为什么比记载中的8幅多了呢?

  经过仔细甄别,洪余庆发现,除一幅为后人收入的“名人题词”外,本次发现的另12幅画本是上报朝廷的副本,这些副本部分画面有重复现象,体例不统一,不够精炼,故在上报时改为8幅。比如将“水陆勇士挑石沉船”和“机器打桩”合并,统一为“钉桩沉船”;删除了“堕炮自伤”画页;将“杜绝引水及撤灯去标”改为“杜绝引水”;将“设立电杆”改为“添设电线”等。这些推测,与天一阁收藏的手抄本《镇海炮台防堵事宜》记载的史实完全吻合。而在新近发现的刘秉璋向朝廷上报的文书《刘文庄公奏仪》,以及他儿子刘体仁撰写的《异辞录》中,均有正图与分说图修改情况的记载。

  然而,上报到朝廷的8幅“分说图”现在“藏身何处”,仍是待解之谜。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