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图片新闻
北仑试水 一石激起几多浪?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5-12-28 14:22:37

  蒋艳金晓东/文

  中国宁波网讯 作为全省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北仑早在今年6月就进行了一场全新意义的“中考”。这场改革结果详情如何?近日,记者在北仑作了一次专题采访。

  综合素质测评E等1%

  “谁知道国歌的另一个名字是什么?一个学生绞尽脑汁之后给了我一个答案:‘颁奖曲’。答得我心痛。我们的学生天天扑在考卷上,却把基本素质丢在了一边。”北仑区教育局教育业务科科长王挺说,“综合素质测评纳入中考是收复教育的‘失地’。”

  根据北仑综合素质测评要求,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4A中要获得1A及1A3P以上;高中录取的考生,测评必须全部通过P级。其结果如何?

  “令人满意!”王科长告诉记者。他说,第二关学业考试,3755名考生的五个科目的平均分、难度值分别为:语文133.05和0.887;数学121.80和0.812;英语98.16和0.818;科学175.11和0.876;社会88.49和0.885。第一关综合素质测评,3916名学生中测评结果达到1A3P及以上的学生为2926名,占74.72%。含E等学生39人,占1%。

  到目前为止,共有1968名学生被普通高中录取,另有1985名学生被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中专、技工学校等学校录取。初中升高中比例为99.53%,普、职比例为49.78:50.22。

  “减负”试卷受到欢迎

  北仑中考改革变“高中招生考试”为“初中毕业考试”,试卷难度为0.75左右。北仑的老师们这样评价这张由省教研室统一命题的试卷:平时懂得将基础知识活学活用的学生游刃有余。而家长们则反映:孩子知识面广了,读书也轻松多了。

  好学生再也不用花大量的时间跟难题、怪题较劲。东海实验学校的陈小艳老师说,这张试卷让学生们脱离了艰苦的题海操练和“钻牛角尖”式的学习。

  这张试卷还考“乐”了学习相对薄弱的学生。有人打了个比方,过去这些学生只能考五分,现在他们能够考七分。而且综合素质测评还让他们有了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陈小艳老师告诉记者,她的班上有位同学,当年转学来时,科学是低分,英语、语文勉强及格,如今他却以“东海实验学校进步最快的学生之一”的评价考上了省一级重点北仑中学。陈小艳老师感触很深:“新中考让许多打算提前放弃学业的学生重新回到了课堂。”

  据北仑有关负责人透露,《北仑区2006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于上月出台,“这张‘减负’的试卷将继续出下去!”

  四大变化猝不及防

  中考改革带给北仑人莫大的惊喜,但同时也让他们遇到了几个猝不及防的变化。

  一是优秀考生比比皆是。北仑初中学业考试试卷难度大大降低。根据统计结果,数学、英语和科学三门学科的难度系数在0.81—0.88之间,语文和社会政治这两门学科的难度系数甚至已放宽到了0.88以上。因而考试结果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考生。有考生向记者“哀叹”:“早知道学业考试这么容易,我这三年这么辛苦算白读了。”

  业内人士担忧,由于学业考试区分度不明显,学生间没有了明显区别,一些并不适合重高学校节奏的学生也进入重高后,会不会最终导致出现学习跟不上的现象?而一些有潜力的学生被分流出去后,在三年高中学习生涯中学习潜力反而得不到最大程度的挖掘?

  这些担忧还有待观察,但有一点还是足以令人欣慰,那就是从目前来看,重点高中,如北仑中学,高一新生相比往年的高一新生更主动,更自信,思维更活跃,素质也更全面。

  二是省重点高中男女生比例对调。北仑中学余校长告诉记者,根据往届的经验,一般来说,进入他们学校的都是各个初中段的尖子生,而尖子生中男生的比例要大大多于女生,大致达到2:1的比例。但是今年新生报到时,余校长大吃一惊。他说:“一眼望去,全是女生。女生和男生的比例达到2:1,完全倒了过来。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

  男女生的比例反差在文科班表现得更为明显。北仑中学高一文科班英语老师徐飞凤告诉记者,她所教的两个文科班,男生总共只有6名,而女生则有96名,比例差达到16:1。

  “学习上,女生往往比男生细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新中考中加入了大量的基础性知识,一些心细的考生就能得高分。”

  三是原先学科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再集中在一所学校。因为初中学业考试难度系数降低,学生考分普遍较高,成绩非常接近,差异不大,有潜力的学生分流到更多的学校,北仑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从全局来看,这有利于高中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

  四是部分学生行为“功利化”。一些有文体特长的学生,达到1A3P易如反掌。但一旦目标实现,便不愿意再出面代表班级或者学校出征运动会或者其他一些相关比赛。学生觉得以前获得的奖能保证他们得一个A就足矣,从而缺乏代表学校比赛的动力。不少老师抱怨组队参加各种比赛有点困难,人手凑不齐。一听说要出去比赛,很多学生惟恐避之不及,老师很为难。

  据悉,明年的“中考”北仑已进行新的调整,省一级重点中学为“2A2P”,省二、三级重点中学为“1A3P”,其他普高及职高“3+2”专业为“4P”。

  现场实录:

  校园的“脸”变了

  ———北仑区宁波东海实验学校见闻

  尽管有几多令人猝不及防的意外,但中考改革依然给北仑的校园带来了让人欣喜的变化。用北仑教育局有关领导的话来说,老师和孩子们就像丢掉了一个“大包袱”,一下子生动活泼了许多。

  日前,记者有幸在北仑的宁波东海实验学校切身感受了这样的变化。

  初三的学生很轻松

  记者前往采访时,正碰上一群初三女生体育课下课。女孩们边说边笑,叽叽喳喳地这样描述她们的初三生活,简而言之是:没有遭遇想象中的艰难卓绝的题海战,而且音、体、美照常上课,都没有因为中考而“牺牲”。

  9年级的两位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对这样的初三生活表示满意。“一位朋友告诉我,初三生活太艰苦了,早上要很早起床看书,晚上要加班加点补习。而我们不同,下午4点多放学,若愿意,晚上9点钟就可睡觉了。我有充分的时间学我爱学的知识。”谈起面临的新中考,他们充满了信心,其中一个同学说,他的成绩虽然不是最好,但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综合素质纳入录取杠杠后,对他这样的学生非常有利。

  教学不再赶进度

  该校初三老师童红霞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带过很多届初三。从上届开始,我们已经没有补课或者加班加点赶进度的现象了。”

  童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应对中考,过去初二就要开始“加班加点”赶教学进度,为的是“挤”出时间复习,一般到中考时都已复习好几轮了。这好比吃饭赶时间,不但吸收不进多少营养,反而很容易消化不良。“新中考”后,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确定了,初中毕业考试淡化了选拔区分,教学自然就回到了应有的轨道。老师教也好,学生学也好,“细嚼慢咽”,课堂有滋有味多了。

  童老师说,变化真的是很大。特别是我们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变化了。以前在初三,老师要学生反复做练习,现在则是注重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她觉得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再也不用死读书。

  每门功课样样红火

  该校副校长王建垂则说,过去,任课老师的忙与闲“贫富悬殊”,考试科目的任课老师忙得团团转,连睡觉时间也搭了进去,音、美、劳技课的任课老师却闲得发慌,课常常让给主课老师。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一样很忙,带着学生学音乐,学美术,做劳技,不亦乐乎。

  王建垂还说,新中考实施后,校园里欢声笑语多了,学生们的文化生活比原来丰富多彩了。7年级是如此,面临毕业的9年级也是如此,学生都很活跃地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记者看到,校园里,贴着很多学生的摄影、书法、劳技作品等。操场、电脑房、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里十分热闹。老师和学生们自豪地说,现在,学校里的兴趣小组兴旺得很。

  初三老师陈明儒告诉记者,他知道一名刚上初一的男生这几天在勤练跑步,理由是他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离拿A还有距离,所以要从初一开始勤加练习。陈老师介绍,过去中考只有初二初三的学生以及家长关心,现在学生们会分析自己的特长优势,并知道有些素质需要平时的积累。

  家长会上父母提问不一样

  王建垂告诉记者,以往每场家长会,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总是以“考试成绩如何?”“年级排名多少?”为开场白,而询问孩子音乐、美术好不好的家长几乎没有。但现在,家长会上父母们不再只关心主课的分数,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劳技也开始挂在嘴边。

  “中考改革有效地引导了全社会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北仑教育局教育业务科科长王挺这样感叹。(蒋艳金晓东)

【编辑:吴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