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一份小学生的作业难倒大学生父母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5-12-28 14:31:19

  记者郑仲晔

  中国宁波网讯 一份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家庭作业,不但孩子不能独立完成,就连全都是大学学历的父母也束手无策。昨天,因为碰到如此难题,市民张先生向宁波晚报热线反映:现在孩子的作业是不是都这么难?

  其实,张先生孩子的作业形式很普通,就是眼下非常流行的“一字开花”。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求学生把刚学过的新字“苹”字“开花”组词3个以上。孩子回家以后,组了一个“苹果”后,就趴在桌上开始冥思苦想,一个多小时后也没想出第二个词来。后来,母亲叫她吃晚饭,孩子发起性子说饭也不吃了,又开始哭。张先生发觉不对,过去一问后,想了一会也僵住了。后来夫妻俩索性都不吃晚饭,帮女儿一起搜肠刮肚地想,查了几本字典都没有发现第二个词可以组,最后总算想出了一个“苹果绿”凑数。第二天,张先生上班找单位同事参谋,结果也没人说得上来,有同事说:“这种钻牛角尖的作业,对孩子没好处,不理睬就是了。”

  张先生觉得同事的话有道理,老师为什么会布置这种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作业?让他更为担心的是,孩子若多次完不成如此“艰难”的家庭作业,不但会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张先生孩子的遭遇并非偶然。早在张先生之前,本报热线和记者就接到过好几起类似反映,都是说这个小学生“一字开花”有时实在太难了,其中有暑假作业里的,有平时家庭作业里的,也有作考试内容的。一般要求组词3个以上,有的甚至要5个,最多的达到10个,说是专门考查小学生的词汇量。

  有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本来挺喜欢上语文课的,自从老师有了这个“办法”以后,孩子一碰到这样的作业就怵,总要大人帮忙解决,有时大人也勉为其难。

  据海曙区教科室徐晓虹老师介绍,她那里也经常有家长就此来咨询,主要担心孩子会承受不住这个难度,产生种种不良后果。不可否认,这种“一字开花”的方式,对强化记忆、引导发散性思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那就有明显的负作用。像张先生女儿的作业就是此类,已经超出了教育大纲规定的界限。布置一道这么难的作业,是老师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而当学校教育出现纰漏的时候,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说明情况和理由;其次应该教会孩子学会放弃,只要自己尽力就可以了,不必死钻牛角尖。

【编辑:吴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