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十五”期间,我县特色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今年,我县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之比已经上升至46:54。
主体:从合作走向壮大
能大公司在新桥镇高湾村建立的250亩德国香葱基地成了农民的“田间银行”。不少村民在家门口上班,就能得到每天30元的工资;按照订单1.6元每公斤收购价计算,香葱种植户每亩就有5000元的收入。目前能大公司已经在我县定塘、新桥、贤庠、涂茨等地建立起2500亩香葱基地、3500亩西兰花基地,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联系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
像能大公司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已有54家,比五年前增加了30多家。据县农林局最新统计,22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今年实现产值9.62亿元,出口创汇3515万美元,直接连接种养基地8.8万亩,收购农产品17.1万吨,带动农户8.2万户次。全县形成了以大宇、华毅等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以能大、素子园等为龙头的外销蔬菜加工产业链,以永成、仙子谷等为龙头的杨梅加工产业链,以南方、东海等为龙头的畜禽加工产业链。
农业企业“昂”龙头,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舞”龙身,基地(农户)“翘”龙尾———我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柑桔、杨梅、出口蔬菜、浙东白鹅(天鹅)、大黄鱼、梭子蟹、紫菜等七大龙型产业经济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依托这些主导产业,象山红柑桔、金元蛋业、浙东白鹅等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渐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外向型农业发展不断加快。今年我县新增专业合作社15家,全县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74家,联系带动农户达6.5万余户次。
在今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大象山”牌乌紫杨梅、“大象山”牌象山蜜桔、“浙东”牌浙东白鹅、“大目山”牌特种灰天鹅、“海振达”牌香辣黄花鱼被评为金奖。这是十五期间我县整个象山农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的一个例证。
十五期间,是我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最多的五年,目前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总数达150多个,五年间这100多个商标经受着商海的锤炼,获取了搏击带来的喜悦。全县名优主导农产品产值占农产品总产值比例从2000年的不到2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今年,“鸭妹子”牌海鸭蛋和“永成”牌杨梅酒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大目山”牌特种野猪通过复评,我县的浙江名牌农产品已增至6个。“大目山”牌注册商标被评为宁波市知名商标。“大象山”牌象山红在全国名特优水果展评会上连续2年夺得“中华名果”称号,“大象山”牌乌紫杨梅被省评为精品杨梅,“白玉湾”牌粉红亚都蜜和“海山明珠”牌金手指葡萄获省精品水果展示展销金奖。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我县建立了6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实行县、镇乡、基地(村)三级管理,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县共有17个农产品、27个产地通过绿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38.3万亩。此外,我县还大力实施优质果蔬、特种畜禽、特色水产三大种子种苗工程。仅今年就引进培育各类新品种62个,种苗基地初具规模,我县被认定为国家级优质柑桔种苗基地、国家级特种野猪种源基地、省级浙东白鹅种质基地和省级优质茭白基地。
发展,从省内走向省外乃至国外
2001年的元旦,“象山红”与数百种国内外的名优水果被摆在沈阳市果品中心批发市场的精品馆里,接受经销商和市民品评,俄罗斯商人从此开始对“象山红”情有独钟。两年后,象山红走出国门远赴俄罗斯,与众多洋水果打起了“持久战”。今年象山红远销俄罗斯数量超过百吨,比上年成倍增长。
五年来,我县多次组织有关部门、重点企业和购销大户到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参加并举办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会,通过推介会、新闻发布会、在外设立销售窗口、签订订货协议等多种方式,拓展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素子园公司一手抓技改、一手抓流通,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南瓜片、马铃薯片产品在长三角市场供不应求。南方养殖公司坚持走种子种苗和市场开拓之路,近几年已向除台湾省以外的我国所有城市提供了10万余头种猪。乔明公司加大投入开发竹制家居产品,成功入驻美国路易斯、英国AR?鄄GOS、法国家乐福等跨国公司,外贸出口率达96%以上。黄避岙十一佳果园、泗洲头上马岙今年还开展了“杨梅之旅”一日游活动;灵南杨梅合作社与上海近十多家超市建立协作关系,象山杨梅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记者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