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资料图片)。(周建平摄)
开栏的话:
宁波素有“东南名邦”之称,被国务院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史前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越窑青瓷文化、浙东学派与藏书文化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宁波地域文化体系。到目前,全市已建起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56座。在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今天,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基因,发挥上述文化资源优势,让宁波现有的众多博物馆更加“为人所知”是当前一项紧迫的课题。宁波日报特开辟“文化大市建设·博物馆篇”栏目,系统地介绍我市的博物馆资源,向您展示您所知道的,以及您还不太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博物馆。
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的河姆渡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经过两次发掘,出土6700多件文物,包括丰富的栽培稻谷、大面积木构建筑遗迹、各种动植物遗存以及大量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为研究农业、建筑、畜牧、纺织、艺术等学科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先进的水上交通等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有力地支持了中华民族文化起源是多元的说法,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因此,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文物陈列馆1993年完成建设,其外形古朴野趣,充分体现了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特色。内设3个展厅,分为遗址简况、稻作经济、定居生活和精神生活四块内容,陈列出土的380多件文物。遗址现场展示区1999年完成建设,现场展示区重建了两次考古发掘现场,复原了5幢干栏式建筑,再现了部分先民生产、生活场景。此外,现场展示区还有“河姆渡古生育文化园”,向观众介绍史前先民的生育观念和行为。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开馆10多年来,已累计接待观众80多万人次,外宾遍及86个国家和地区。(陈朝霞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