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新年共同追寻关爱的真谛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6-01-24 13:24:17

  最怜爱小燕

  “渴望飞出阴霾”

  新闻回放

  去年,有一个小女孩让我们感到心疼,那就是命运坎坷,却又再遭厄运的14岁女孩小燕。父母离异后,这么多年小燕就一直和靠低保生活的奶奶相依为命,可去年7月27日早上,小燕买早点时摔倒,脸部浸入了炸油条的油锅,脸部、颈部和胸部严重烫伤,胸部严重烫伤。幸运的是本报报道后,众多热心人迅速伸出了援助之手,小燕共收到社会各界和热心市民的捐款近40万元。

  小燕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了呢?

  昨天,记者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见到了小燕,她正在康复室里做着康复训练。康复医生应医生正帮小燕做肩关节上展训练,看得出小燕很痛苦,但她强忍着,小嘴闭得紧紧的。去年8月底出院后,小燕住到了姑妈家,11月来到康复中心治疗。应医生说,烫伤留下了后遗症,小燕的两肩肩关节的功能受到了很大影响,必须通过康复训练来矫正,这一过程很痛苦,但小燕很坚强,情况好转了不少。

  小燕的姑妈和姑父目前是小燕的监护人,小燕的姑妈张女士和干妈夏女士恰好也在。张女士说,她们准备等小燕情况好转后送她去做整容手术。目前,小燕每个周末回姑妈家,她的父母亲目前没有一点消息,一提起他们小燕就扭过了头。

  康复中心的医生、护士都知道小燕的遭遇,所以对她特别关心。讲起住院期间有这么多热心人来看望她,小燕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住院的时候小燕收到了不少长毛绒玩具,小燕带了好几个到康复中心。如果不出事,小燕现在应该是一名中学生了,她特别想念同学,不过她的同学也经常来看她,小燕想今年重新上学,初中生活对她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这只曾经被折断翅膀的雏燕,渴望着飞出阴霾,重新找回自己的美丽天空,衷心祝福她在新的一年里一切如意。李锋/文张柯/摄

  

  最浪漫康伯

  争取突破100对新人”

  新闻回放

  康伯是一位“红娘”,跟婚介不同的是,他是免费的;跟其他的介绍人不同的是,经他介绍认识的男女,成功率相当高,到去年为止,74岁的康伯已经成功介绍了95对新人。本报去年11月2日发表《康伯:锦心绣口“红娘”不老》,介绍了康伯的事迹。

  “结婚的又多了两对,97对了!还有十多对在发展中。”昨天,“红娘”康伯兴奋地告诉记者。

  去年,康伯热衷牵线搭桥,为年轻男女营造沟通渠道的事,经过本报刊发后,康伯也就成了一个“明星”人物。每天,本报热线都能接到不少电话,有来询问康伯家地址的,也有来打听他家电话的。

  “自从上了报纸后,每天来我家的人不下20个!”康伯笑着说,连门槛都快被踏平了。对于每一位拜访者,康伯都很热心地记录了他们的资料,“也不是马上就能对上的,这都要讲缘分。”不过,现在最让康伯头痛的,还是在康伯记录档案中,女生人数要比男生整整多了3倍,“我这里也是资源极度不平衡啊!”康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不过,现在找康伯次数最多的还是一些父母,“全是来为儿女的婚事操心的,孩子们都不大着急,父母们却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康伯形象地比喻说。因为每天都要安排2对以上的男女见面,康伯因此也省弃了不少业余时间,“还好,打麻将的时间还是有的。”

  回访快结束的时候,康伯很开心地接了一个电话,又是一对新人邀请他大年初八去喝喜酒的,“看来,在狗年当中,有望突破成功介绍100对新人的希望啊!”康伯乐呵呵地说道。丁晓虹/文徐佳伟/摄

  

  最期待罗南英

  “我希望手术成功”

  新闻回放

  2005年3月,青海乐都高店乡29岁的语文教师罗南英被诊断为白血病。以后,她慕名来到宁波市第一医院治疗,虽然姐姐可以为她提供骨髓供体,但60万元的费用难住了她。她决定放弃治疗。她给3岁的儿子写了预留给长大后的他看的信。信在《宁波晚报》发表后,她对儿子深沉的母爱打动了宁波市民。2300多名宁波市民在一周内为她捐款60万元,创造了在宁波为个人捐款历史上效率和数额两个之最。

  什么时候做手术?

  不管是罗南英还是关注罗南英的本报记者,在春节前被问到频率最高的便是这个问题。

  昨天,记者在第一医院病房里见到罗南英时,她正斜倚在床上看书。她说,她正在静候手术。说这话时,她的表情和孩子说自己在等待新年钟声一样充满期盼。

  由于骨髓移植手术很漫长,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罗南英的前期手术已经开始了。目前,医生已经给罗南英进行了三次自体造血干细胞分离,万一以后她姐姐的骨髓移植到她体内后出现不适,手术失败了,医生便会将她自己分离后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回她的体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在白血病患者没有找到合适骨髓配型的情况下的一种治疗方式,虽然和他人骨髓移植相比复发率高了许多,但获得成功的先例也不少。

  罗南英的姐姐罗南蓉已于去年年底来到了宁波,准备给罗南英提供骨髓,医生正在给她姐姐治疗一些病,以便她能在身体状态最好的情况下为罗南英提供骨髓供体。罗南英的姐姐经常来陪她,姐姐的鼓励给了罗南英很大的安慰。再加上她在医院里见到了几位骨髓移植后身体恢复很好的人,她对自己的手术更有信心了。

  罗南英最挂念的是儿子,儿子知道母亲在一个很远的叫宁波的城市里看病,常问她什么时候坐火车回西宁。1月18日,是他四周岁生日,罗南英在电话里向儿子祝贺了生日。

  在养病期间,许多人继续感动着罗南英。有一天,她到第一医院检验室检查,将一个包忘记在了检验室门口,半个小时后,她再找到包时,第一个念头是包里东西可能被人拿走了,但她打开包时发现,包里的东西一样不少,还多了300元钱散在包里,一看就是好心人捐给她的……

  罗南英说:看着2005年渐行远去的背影,我总想哭,这是我人生最幸运的一年,2300名宁波市民向我伸出了森林般的手臂。我希望我在2006年依然是幸运的,手术成功,回到工作岗位,给救助我的人一份安慰……

  杨静雅/文徐佳伟/摄

  

  最怀念王宁

  “做得像父亲一样”

  新闻回放

  2005年2月20日,海曙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延勤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残疾人事业,离开了他心系魂牵的残疾人朋友。噩耗传出,闻讯赶来的人们在王延勤的遗体前哭成了泪人,千余名残疾人朋友自发前往为他悼别。“浙江骄傲”2005年度人物评选中,王延勤以高票当选。如今,他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

  2005年6月1日,26岁的王宁———王延勤的儿子,放弃高薪工作的诱惑,毅然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成了海曙区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而王宁的办公室恰好就是王延勤原来坐过的。

  走上残联的工作岗位,既有父亲的影响,也是王宁自己的选择。

  2003年,当汽车兵的王宁从部队退伍后,应聘到一家物流公司当司机。王延勤的事迹经媒体广泛宣传后,宁波一些单位找到王宁,愿意为他提供薪水不菲的工作,但王宁最终还是选择了海曙区残联。他说,从事残疾人工作更有意义,可以完成父亲来不及完成的事业,像父亲那样帮助更多有困难的残疾人。

  “父亲像个座右铭,又像一根标杆,时时提醒着我,督促着我。”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办公室里,王宁的心情有些复杂,主要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怕让残疾人失望。每天,当他听到门口传来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时,就知道父亲曾经服务过的残疾人朋友来了。这个时候,他总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得像父亲一样好!

  王宁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手机里已储存了三四十位残疾人朋友的电话,电脑里还储存着100多位残疾人的通讯方式。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他现在最喜欢收集残疾人的电话,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就把情况写在自己的工作本上。前些日子,一位患脑瘫的30来岁的残疾人多次到区残联来请求帮助就业,王宁四处帮他联系工作。可是要为他找到工作确实很难,王宁又从家里拿来了一些衣物送给他,鼓励他不要气馁。这几天,王宁和母亲商量,准备春节前上门送点年货,表达一份心意。

  新的一年,王宁希望自己的业务能力再上新台阶。最近,区残联领导分配他在新的一年做残疾人康复这一块,这也是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王宁正在给自己拟订工作计划。王宁期待着能像父亲一样,交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为他们做更多的好事。魏萍胡宁军/文张柯/摄

  回访动机

  罗南英是一位来自青海的年轻的母亲,她身患令人闻之生畏的白血病,在宁波求医期间,她自然流露的深切炽烈的母爱,感动了我们这座城市,而我们这座城市的市民,又以真挚的奉献来响应这母爱、回报这母爱,这种爱的互动,成为2005年度久久激荡在神州大地上的一曲颂歌。同样,在2005年里,市民们纷纷为被沸油烫伤的14岁女孩小燕解囊捐助,也让我们对关心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关爱每一颗成长的心灵,有了至为切近的感知。

  被真爱温暖过的心,也一定会把真爱永久地种植在灵魂里。2005年,经由本报率先报道的还有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海曙区残联干部王延勤。王延勤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了,老百姓之所以对他感念不已、推崇备至,是因为“他是一个好人”,这个评价朴实得就像泥土一样,却又使我们高山仰止。2005年,我们还突出地报道了“反扒明星”阿标、护鸟使者陈定怀、婉拒慈善助学金的贫困大学生陈江伟、办起全国首个免费寻人网站的打工青年高家宁,以及“捕蝇王”胡锡林、锦心绣口的不老“红娘”康伯、自强不息精心培育灰天鹅以改变生活境况的残疾人娄开忠……我们当然有理由自豪地说,2005年,通过我们的传播,还有更多的人进入了百万读者的视野。而其中多少纯朴的好人,主动选择了做积极实践理想主义的平民英雄,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提升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质量。正是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些事,这样一些情愫,这样一些感怀,真实地氤氲于我们周围,让我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领悟生命的美好、人文关爱的真义,让我们在步履匆匆中、在浮躁的世界里有了心灵的栖息地。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这些曾经让我们感动与怀想的人和事,任由时光流失,也将永放光彩。

  今天,我们对这些2005年度晚报新闻人物作一回访,是想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向他们表达深深的祝福,也向满怀关爱之情的亲爱的读者作一最新情况的交代。我们希望,在2006年以及从今往后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人发展纯正的品格,更多的人结为至爱亲朋,更多的人闪出光亮,更多的人伸出相助的手,共同营造我们温暖和谐的理想家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