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全面深化“平安宁波”建设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6-02-17 08:07:22

  本报记者吴向正

  中国宁波网讯

  “十五”期间我市扎扎实实开展“平安宁波”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全面深化“平安宁波”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次两会上,如何在“十一五”期间深化“平安宁波”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统计部门去年年底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4.2%,比上一年同期上升了8.3个百分点。代表、委员们对我市“十五”期间“平安宁波”建设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这一统计数据是我市“平安宁波”建设显著成效的一个有力证明。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高度重视公共安全,着力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平安宁波”建设为重点,建设法治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平安宁波”的总体目标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深化“平安宁波”建设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代表郑瑞法认为,建设“平安宁波”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是确保宁波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他说,在“平安宁波”建设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重要作用。要积极维护好治安平安,要充分发挥刑事审判作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同时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方针,做好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的挽救、帮教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积极维护好经济平安,要加强商事审判工作,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加强民事审判,依法调解民事方面的矛盾;要强化行政审判工作,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外来员工权益保护问题十分关心。市政协委员柴利达指出,目前外来员工是我市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市)区甚至已成为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外来员工权益保护的缺失会造成治安问题日渐突出、劳资纠纷案件频发、员工招聘难度加大、劳动力结构失衡。为此,柴利达建议,我市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外来员工权利,以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市人大代表傅企平建议,我市各地要加大对用人单位的教育监督力度,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大病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

  许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交通和消防安全问题。市政协委员毛东辉调查后认为,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然而我市市区道路和停车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许多人在市区经常找不到地方停车,只好违规停车,这既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为此,毛东辉建议有关部门编印市公共停车场(库)信息册,册子上登载市区停车场所位置、停车量、收费情况、电话号码以及能够接受外来车辆停车的住宅区等信息。市人大代表励顺良认为,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应加强消防安全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消防意识,加大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坚决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市人大代表何永昌针对我市公安警力不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随着“平安宁波”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市社会治安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公安机关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然而,我市公安机关与国内同等城市比较,在警力、装备、经费等方面严重不足,特别是县(市)区警力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影响公安工作的主要因素。为此,他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目前宁波社会治安现状,及时向省级有关部门建议和要求增加公安编制,特别是县(市)区公安民警编制,以缓解公安机关面临的警力不足这一实际困难。

  许多代表、委员还指出,今后五年我市建设“平安宁波”,建设和谐社会,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要把调解利益关系作为平安建设的根本点,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意识,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防止诱发社会不稳定事件。要把落实工作责任作为平安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真正落实各级政府在平安建设中的工作责任。要把完善工作机制作为平安建设的突破点。要把强化基层基础作为平安建设的切入点,着力推进基层系列平安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作为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