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英马一萍易鹤文/摄
中国宁波网讯
“不要小看你手中几十年前的一张纸、一本书、一个票根,这些可能都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献资料!”即日起,大学园区图书馆(鄞州区图书馆)联合城事帮办推出民间“寻宝”大行动,抢救可能遭到破坏的古书籍、信件、字画、票据、证书、文件、实物和老照片,并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登记、拍摄,输入网络,让市民共享。
珍贵文献散落民间
“宁波是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散存民间的珍贵文史资料肯定很多,这些民间资料普遍缺少应有的管护条件,霉变、虫蛀、纸张老化等现象日益严重。如不尽早抢救,其中一些就有可能损毁!”说起民间档案资料,大学园区图书馆馆长颜务林显然有点担忧。
在大学园区图书馆(鄞州区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最珍贵的一份就是由市民捐赠的《中国分省新图》,该图书由翁文灏编撰。据介绍,该图册是我国第一本用色彩来表示地形地貌的地图册。
该馆其他珍贵的文献资料还有民国《鄞县通志》、《阿育王山志》、沙孟海家属捐赠的沙孟海书籍、当代昆虫学家周尧捐赠的研究资料,以及有进士村之称的茅山走马塘村陈氏家谱、世界毛纺大王、宁波帮杰出代表曹光彪的家谱庆元曹氏宗谱。
目前,大学园区图书馆(鄞州区图书馆)已收集地方文献近3000种,5000多册,其中家谱28种,为读者提供服务2000多人次。
“抢救历史”只争朝夕
近年来,一些文物贩子看到了民间珍贵历史文献资料的商业价值,出资四处收购倒卖,有的甚至被卖出境。“这次‘寻宝’大行动,一方面补充馆藏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与文物贩子‘争夺历史’。”颜务林说。
仅以鄞州区为例,历史上这片土地曾经涌现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如四岁能诗文的清代名儒全祖望、以《三字经》享誉海内外的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还有当代昆虫学家周尧、胚胎学家童第周、书法家沙孟海。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有些文献资料已结集出版,但更多的散落民间,这些资料有较高的价值,如果不加以保护收藏,或被损毁,或流出境外,会留下遗憾。
“寻宝”大门长期开放
很多市民一听到“文献资料”,首先想到的就是严肃、厚重、散发着尘土味和神秘气息的卷宗、档案,其实这是对文献资料的一种误解。只要是能记录历史变迁、折射社会发展、反映时代变化的各类实体,哪怕是一张老票据,一封家书,都是珍贵的民间资料!
颜务林介绍说,此次面向民间的地方文献征集,不是一时之举,而是图书馆长期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他们不仅抽调力量,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的收集、管理工作,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措施。
颜务林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园区图书馆正在着手建立大型互动性地方文献资料检索库。计划将所有征集来的地方文献资料以文字、图像的形式输入互联网,即时查阅、传输、下载,实现真正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
据悉,此次民间“寻宝”大行动,拟筹建鄞州及全市名人文库、鄞州及全市地方文献资料库,设专室收藏海内外鄞州及宁波籍和驻甬知名人士著作以及地方文献资料;重点开展对民间家谱(族谱)的收集工作,第一步先在鄞州区进行调查摸底。
此次民间“寻宝”采取捐赠、购买、复印等方式对珍贵文献资料予以保存。
欢迎读者朋友踊跃提供线索和藏品,咨询电话:8812650788126502。
新闻链接
看看你手中是否有这些“宝贝”
●历代本地各界人士的照片、手稿、日记、信函、传记、回忆录及其主要著作。(地方人士包括原籍在本地的,或原籍虽不在本地但曾在本地任职、居住、并有影响的人物。)
●地方出版物。指市属机关单位,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市属厂矿企业、各中小学、社会文化团体、农业、财贸、计委、建委等单位自己编印的各种文献资料、刊物、图像画册等。
●有关本地和地方志、民族志、乡土志、山川志、地名录等历史性资料。
●记录本地区人民反抗压迫和侵略的历史史实的地方史料(包括工、农、青、妇、运动的历史、现状)党史资料及以及文物资料。
●本地区的宗谱、族谱。
●在本地区工作、生活或祖籍鄞州的知名人士、作家、文学爱好者等自己创作的作品。
●台湾、港澳、海外资料中有关本地区的资料。
(以上资料的载体可包括书刊、报纸、方志、谱录、画册、图集、图片、乐谱、碑帖、手稿、照片、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簿籍、录音带、录像带、光盘、VCD、电脑软盘、文件汇编、学术论文、科技报告等各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