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我市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昨天,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一句话概括了宁波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而据有关部门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需5.5万名技能人才(其中高技能人才近6500名),但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每年只有3.5万人左右,尤其是机械加工、数控机床等高技能专业人才供求矛盾特别突出。
四大原因制约宁波职教发展
一是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制约。如市本级初中毕业生每年仅有35%左右第一志愿报考职业中学,建筑、旅游、宾服等我市经济发展急需专业乏人问津;二是投入不足。很少有县(市)区能按国务院规定的比例安排职业教育经费,专业设备经费更是难以保证;三是教育资源制约。如全市职业中学专业结构与我市“5+10”产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就读于制造类专业的学生仅占中职在校生总数的30%。专业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四是就业环境制约。如据市总工会调查,部分企业甚至连标准极低的中级工40-50元、高级工70-90元、技师110-140元、高级技师160-200元的技术职务津贴都难以兑现。
每年安排1500万元培训三类人员
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新安排1500万元用于与企业挂钩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生产一线工人等三类人员培训的专项资助补贴。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专任专业教师两年累计2个月以上到企业锻炼。2010年前,全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同时取得教师专业技术中级职称和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5%。由市财政及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市财政给予经评估认定的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每个250万元至500万元的奖励经费。
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还建议,尽快落实城镇教育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提高职教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重。鼓励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参与有关专业的建设。劳动、人事、工商等部门要对已经实施20个工种的准入情况进行检查,并逐年增加实施准入的工种数量等。(记者蔡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