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移民周火林、吴岳翠两口子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记者刘波摄
中国宁波网讯
核心提示
他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从另一个地方迁到这里。有的是为了支持国家工程的建设,有的是为了寻找更适合发展的家园。他们被称作“移民”。
近日,本报走访了部分为支持滩坑水电站建设而迁到宁波的青田移民,和告别祖辈生活的深山迁到平原的高山移民,欣喜地发现,在他们的努力下,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已经或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青田移民』
在第二故乡找到致富路
为了浙江省内一项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滩坑水电站,他们奉献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家园。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背井离乡的他们来到了宁波,并在这座文明城市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一家全做“新宁波人”
人物:镇海区光明村周火林、吴岳翠夫妇
进入镇海区光明村没多久,笔者就看到路旁几幢新的小洋楼,在其他民房中显得相当突出。村民告诉我们,这就是移民的房子。
周火林、吴岳翠夫妇的新居就在其中。小洋楼有三层,一楼的一个门面被改造成了一家小店。看到陪同笔者前去的镇海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冬蕾,吴岳翠迎了出来,眉眼里流出的憨厚笑意让人感觉到她小日子十分笃定。
难舍乡音和自家烧酒
吴岳翠满口青田话,笔者十句里听不懂八句,但其间有人来买烟,她收钱找钱递烟,一点不出错。看来在宁波住了1年多,她对宁波话已经不陌生,而且和当地的村民也相当热络。
“这个烧酒跟这里的白酒不一样,自己做的。”看到笔者对柜台里一玻璃坛子酒感兴趣,吴岳翠有点得意地告诉大家,这酒是她丈夫周火林酿的,“我们以前在老家就酿酒,现在酿了自己喝,多的话也卖。”
能人找到赚钱新天地
这家小店是去年开起来的。周火林以前在青田老家的时候也是个能人,会酿酒、会做豆腐、会撑船,到了宁波以后,已年近六十的周火林琢磨着怎么赚钱,就想到了开小店。
这天一大早周火林就去庄市进货了。不到上午10点,周火林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拉着满满一车货品回来了,见了大家也是一脸笑。“你们别看他现在有说有笑的,刚来的时候,整天板着脸,跟工作组的人吵架。”移民办的工作人员笑着“揭发”。周火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时候还有点不愿意出来。一下子搬到这里,原来的营生不能做了,担心过不好。”
担心归担心,但是当时周火林还是自己要求迁到宁波的。“我一个女儿以前就到宁波来开过店,所以我们对宁波多少有点印象。现在看看,这里的生活确实比老家好。”
“当然好,现在他一个月光房租收入就有千把块了,再加上开小店的收入,把田租给人家种的收入,比一些老村民的日子过得还要滋润呢。”周火林家的一名房客笑着告诉笔者。穿过小店走入正厅,笔者发现一到三楼都有隔出的小间,大约有十来间,现在都用作出租,一间的月租金有100多元。老周的一子二女都一起来到宁波做了“新宁波人”,分别在镇海和北仑。如今,周火林的儿子在邱隘羊毛衫市场开皮鞋店,大女儿在北仑开羊毛衫店,二女儿则在家里接些手工活做。老两口守着一家小店带着5岁的小孙子,日子过得安安稳稳。
家乡人争着要迁过来
人物:镇海区余三村周春凤
在镇海区余三村,34岁的周春凤在自己300多平方米的新家里乐呵呵地招待了笔者。
从一间小屋到三层洋房
这幢占地120平方米的三层小洋楼,一楼和三楼出租,二楼是主人自住的。其中一个小房间里只放着一张式样古朴的老床,这是周春凤从丽水老家带过来的。“就带了这么一张床,是老辈传下来的,做个纪念吧。其实说真的,原来也没有什么家具。”
“我们老家的房子是幢两层楼,上下六间,房间很小的。老公家里四兄弟,加上公公婆婆,五户人家住着六间小房子,我们一户就用一间。”
“家乡人都很羡慕我们”
周春凤和丈夫周荣国在老家的时候常年在外打工,因此搬迁的决定做得更容易些。“当时担心的就是到这里来能不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不过这个担心现在显得有点多余了。现在她家光靠房租的收入,一个月就有1000多元,丈夫在外面打工,她自己在家做些小手工,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比以前那是好多了,就这栋房子,我们也能指望它养老了呢。我们搬到这里后回过丽水,那边的人听说我们这样的境况,都很羡慕,也想迁到这里来了。”
周春凤的话不假。据宁波市移民办有关人士介绍,第一批移民工作启动的时候,因为有的移民不愿意过来,工作的进度一度受阻,但是当第一批移民在宁波生活下来,并且比以前过得要好,这活生生的广告使后面的移民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现在好多人争着要到宁波来,还要通过抽签决定是不是能来。”
-背景
宁波将接纳6000青田移民
镇海区首批接纳的青田移民共有32户122人。如今这些移民已全部搬迁入住,户籍也迁到镇海,生产用地分配到户。镇海区3年承担移民安置任务400名。镇海移民办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们在落实安置点时,精心选择,尽量把几户移民建房连在一起,靠近中心,生产用地和移民住房间距近些。为了让移民更好地了解镇海,每个安置镇、街道和村还编写了基本情况介绍材料。
丽水滩坑水电站是浙江省一项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继新安江电站之后最大的水电站建设项目,也是继金温铁路之后最大的扶持工程,其移民人数是空前的。根据相关资料,滩坑水电站工程建设共需搬迁约5万人,其中丽水市内安置3.7万人,丽水市外安置1.3万人。而宁波最终将接纳这市外安置的1.3万人中的6000人,镇海只是其中的一个安置区域。
第二期移民开始建房安家
目前第一期移民近2000人已经在镇海、北仑、鄞州、奉化、慈溪、余姚、宁海、象山、江北的村落里找到了第二故乡,其中521户1834名移民已办理了户口迁移等相关手续。第二期移民安置工作也已经进入关键性的建房阶段,全市已有594户2086名移民与安置村签订了建房协议,其中,已有536户1880人启动了建房。
移民收入接近当地村民
根据市移民办的跟踪调查,已经在宁波安家落户的移民中,已有353户666人找到了工作,115户241人开始了新的经商创业道路,6户21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有110户249人利用区位优势,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有123户254人出租生产用地,自身成了空余劳动力,为打工、经商创造了条件,没有找到工作的16户40名移民,在当地政府、民政部门的关心下,享受了低保。
各地移民普遍反映生活水平比在库区有大幅度提高,以镇海为例,每月全区移民房屋出租收入在19760元左右,土地出租在915元左右,打工收入在32800元左右,总计53475元,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在442元,年人均收入在5303元左右。这一数据包括了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一部分移民。而当地农村居民的年收入为6300元左右,说明移民刚完成搬迁,收入已经相当接近当地村民了,比他们在库区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致富前景非常乐观。
高山移民钱小宝下山后办厂致了富。
『高山移民』
走出深山冷岙大展身手
他们虽然也被叫作移民,但是始终没有离开过故乡,只是从山里迁到了平原,这群人就是“高山移民”。一样的生活习惯一样的乡音土语使他们少了跨地区移民背井离乡的感觉,但是生活水平却同样有了可喜的变化。
下山15年办厂建洋楼
人物:鄞州区金山村钱小宝
树挪死,人挪活,这话一点都不错。金山村的钱小宝从山上搬到山下15年了,住上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小洋楼,开了厂,去年还当上了金山村的村长。“移得越早生活过得越好。”钱小宝喜滋滋地说。
“冲锋军”率先尝到甜头
钱小宝算得上是横溪高山移民中的“冲锋军”了,他当时决定搬下山来的时候,“高山移民”还是个提倡中的概念。钱小宝在山上的时候就是种点竹子、茶叶,在社办厂里打工,手中没有多少积蓄。刚搬下山时,钱小宝一家只能暂住在厂房里。两三年后他开了个弹簧厂,生活就好起来了。
办厂才一两年,钱小宝就买了房子,“第一次买房加装修一共10万元,住住蛮好的。”等办了5年厂后,他又买下了一栋两层小洋楼,这栋小洋楼现在给儿子住着。
“这种日子以前不敢想”
10年后,钱小宝站在这栋小洋楼前跟笔者说起当年买房装修的事情,依然流露出些许得意。20平方米左右的客厅,漂亮大气的吊灯、直通二楼的旋转楼梯……装潢气派丝毫不逊色于城里的人家。
“这么气派,花了不少钱吧?”
“买房子加装修足足花了20万呢。”
“那在当时是相当大一笔钱了。”
“还行还行!那时候生意好,一年能挣10万,”钱小宝感慨地说,“这些在山上的时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以前的日子真是很苦的。”
钱小宝告诉笔者,以前从金山村到下面来赶集,要走3个小时,有时候还要背着一百七八十斤的毛竹等山货,后来通了车,也要1个小时的车程。如今,钱小宝的小厂里雇着十来个工人,每年也有十来万的收入。
最早下山的移民开了好头
据了解,金山村搬下山来的三百五六十户人家当中,办厂的少说有20家,还有开小店的,摆摊的等等。“交通不便,再加上山上的资源并不足以让山里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所以我们当时提出了移民下山的倡议,还在批地、做配套以及促进就业方面提供了优惠政策。”横溪镇政府有关人士告诉笔者,“高山移民特别能吃苦,不少比原来镇上的住户过得还好呢。”最早下山的移民大多办了厂,用村民的话讲,这批人都是“有魄力、能力强、脑子活络的”,他们给以后几批高山移民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金山村隔壁的梅岭村情况也大体相似。梅岭曾经有着这样的歌谣:梅岭做人苦,头戴毛巾布,脚踏黄泥路,吃些番薯糊。跟笔者念叨这个老歌谣的村民陈增平搬出来后也开起了厂,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现今,梅岭大部分人口都搬到了山下。
金山村、俞山村等等,这些原本位于“深山冷岙”的高山村,现在已是横溪镇的有机组成部分了。10多年来,横溪镇共有7000多名山民搬到了平原居住,移民人数占到了高山移民村人口总数的90%,成为鄞州区高山移民第一镇。
-背景
5年内迁移万户农民下山
鄞州横溪的高山移民只是我市高山移民大军的缩影。由于历史原因,我市部分群众世代居住在高山、深山或小岛,自然条件差、生产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向平原移民越来越为山里人所接受。10多年来,到底有多少移民下了高山,已无从查考。
不过,高山移民在这几年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从2003年起,市委、市政府启动“高山移民工程”,计划5年内迁移1万户农民下山,市、县两级财政分别对每户补助5000元左右。2004年首批移民2842户乔迁新居。2005年,各地加快了推进力度,全市有3178户人家9065人从高山迁移下来,市、县两级财政为此投入2764万元。两年间全市共有6020户高山农民搬迁下山。移民的队伍遍布鄞州、宁海、象山、余姚、奉化等地。为接纳高山移民,各地在中心村或集镇规划建造了一批移民小区,并为移民们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本报记者周静实习生史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