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象山县茅洋乡南山脚下的南充村蔡家自然村,村里无论是房屋、巷道、塘基、水渠,还是围墙都是用山溪石垒成,外人称这个小山村为“石头村”。几百年的风雨洗礼后,它仍然保存完好,岁月痕迹让人着迷……昨天,记者前往象山探访这个“石头村”。
记者开车沿着溪口水库进入山岙,峰回路转,几经曲折,一个“桃花源”式的小村庄赫然出现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山岙里。走在村里窄窄的石头铺成的小路上,记者看到,“石头村”的建筑几乎都用石料,石屋、石墙、石路依山建筑,高低错落,布局谨密,色彩协调,富有节奏感。走近一幢幢房子,会发现在石块与石块的交接处,工匠们搭配随意而不失精致,其中的一些石块,由于年代的久远印满了植物翩然的痕迹,加之石块未经刻意雕琢,大小不一,凹凸不平,勾勒出这些立体的“雕塑”。夕阳下,古村里所有的老房子上都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村口石屋的外墙上已经长满了青苔,金银花藤和木莲花藤爬上屋顶。
在村中一条幽深的石巷里,75岁的村民蔡光南就静静地坐在那里。老人说:“我们村的祖先在明朝(距今400多年前)迁居这里时,就地取材,用山上和溪坑里的石头堆积了100多间石屋。数百年来,几代人修修补补加上重建的,现在还保留着40多间‘原汁原味’的老石屋。”
老人介绍,如果村里房子不够住了,村民之间就相互帮忙建房子。建房子的石头是从山溪里挑出来的,块头要差不多大小。然后,将这些石头交叉垒成墙。垒到高处够不着时,就在旁边搭个木架,一人站下面把石头一抛,站在木架上的人接住了,继续垒墙。建一间屋子,大概需要两三百个工时。
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大约只有4米多高。村里的石屋几乎一般大小,而且结构也基本相同。石屋的门低而窄,每间屋子都没有窗户,天窗是其采光的重要途径。不过,这石屋子外墙都很厚,有50多厘米厚。86岁的方碗青老人对记者说:“由于石墙是透风的,所以夏天尽管太阳晒得石墙发烫,但屋内还是很凉快的。但冬天时,寒风从石墙的缝隙里吹进屋里,可冷了。”
前段时间,中国美院雕塑系的李蒂教授和中国根雕艺术大师郑宝根先生也来过“石头村”,他们游览了“石头村”后都惊叹:“‘石头村’保存相当好,很好地反映和记载了历史,体现了典型的江南山里文化,这样保护完整的生态型村落非常罕见。确实难得!”
不过,由于地处偏僻,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住在村里,纷纷到外面打工挣钱,挣了钱后就在外面盖房子住了。村里只剩下二十几户人家,50来个人,而且多是些70岁以上的老人。
记者了解到,中国美院已将这里作为美院学生的写生基地。象山有关部门也正准备将该村开发成一个生态文化景点。(王景波张寅李琦辉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