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今日视点
杭州湾跨海大桥管理创新纪实
稿源:  | 2006-04-04 14:18:57
杭州湾大桥工地在落日中颇有“长河落日圆”的雄伟气势。托起这雄伟气势的,是6000多名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把他们拧成一股绳的是“管理”。(本报通讯员摄)

  维持大桥工地正常有序运行的有这看得见的、听得到的“哨”,更有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哨”,它就是管理。它让人步调一致,和谐有序。(记者叶维龙摄)

  中国宁波网讯一个30多公里长的海上工地,近20支建设队伍,6000多名操着各地方言的建设者,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机制,把他们组织协调好,环环相扣推进大桥建设?

  250多项创新成果,在技术上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但是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执行,确保技术创新在具体施工中“落地”不走形?

  大桥建设相关的数据资料汗牛充栋,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技术,不但让这些珍贵的数据为大桥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今后100年的维护及交通管理提供精确的原始资料?这些问题最后都指向一个答案———管理。“中国人造桥,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并不落后,真正的差距在管理。”杭州湾大桥工程总指挥王勇说。

  面对世界第一跨海长桥,管理必须创新。针对传统粗放式管理的弊端,指挥部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经过两年多摸索,一套以制度化、信息化为保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不但确保了大桥工程的顺利推进,也为中国大型基础设施工程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由几个“梁上脚印”引发的“细节大战”

  专家“吹毛求疵”批评“梁上脚印”

  2003年底,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箱梁预制场,一个1430吨重的庞然大物正等待着一次关乎命运的“面试”。

  这是用于大桥滩涂区的第一片箱梁,凝聚了建设者数月的心血,汇集了“海工耐久混凝土”、“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等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这样做成的箱梁到底行不行,要由专家来打分。

  经过各种测试,专家们对箱梁的工艺和质量都表示满意。但是,对于梁顶几个不易察觉的脚印,专家们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混凝土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收浆,工人们在作业时留下几个脚印,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梁顶以后要铺上一层层的沥青,几个脚印不但无损大桥实体质量,连外观也没有任何影响。专家们这样“吹毛求疵”,很多工人都无法接受。

  闻过则改,人手一本《细节决定成败》

  但是,专家们的批评引起了大桥指挥部的高度重视。从工程质量来讲,梁上的脚印确实是件小事,但是从工程管理来说,把梁上的脚印当作小事的想法是很可怕的。“大桥要建成精品工程、百年工程,离不开每一个细节,只有力求每个施工环节的零缺陷,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无缺陷。”大桥副总指挥吕忠达说。

  以“梁上的脚印”为引子,一场有关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施工的大讨论在整个工地铺开。《细节决定成败》,这本精细化管理的专著人手一册;内部刊物《大桥之声》辟出了精细化管理的专栏;大桥立功竞赛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指挥部更是把2005年作为精细化管理年……

  决不让1%的失误带来100%的失败

  在观念转变的前提下,指挥部又发动各个项目部,查找身边的细节缺陷。螺帽有没有拧紧?焊点有没有牢固?监测有没有到位?……这些以前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小问题”,再也逃不过工人们的眼睛。

  精细管理,源于认识,重在实效。当“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整个大桥工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预应力管道压浆,原来只要出浆口开始出浆,并且浓度和进浆口差不多,工人们就停止压浆,现在加上了2分钟的保压时间,确保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不给管道留下任何腐蚀空隙;钢筋班的工人们干活时身上多了一样装备,每人一个小背包,钢筋网底下细小的断扎丝、废铁木屑,随时捡到包里清理干净,不给百年大桥留下任何隐患……

  百年工程,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到目前为止,杭州湾大桥开工已经2年多,整个工程没有发现大的质量问题。在全省高速公路质量大检查中,杭州湾跨海大桥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傻子工艺”告诉你

  “土专家”是这样炼成的

  “土专家”让“洋专家”看傻了眼

  800吨搬运机是大桥“梁上架梁”的关键设备之一,搬运机有4个控制编码器,每个编码器上又有24根很细的导线。去年初,在搬运机安装过程中,这些导线的焊接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因为操作难度大,负责安装的意大利专家马可决定亲自操刀。但是,这一根根细细的导线难住了马可,一个小时过去了,马可已经汗流浃背,但一个线头都没焊上,他开始埋怨电焊锡有杂质,电烙铁有问题。

  无奈之下,马可提出让身边的田洪雁师傅来试试。田师傅拿起电烙铁,不慌不忙地擦了擦焊口,粘上焊锡,轻轻往线头上一点,线头变魔术般牢牢接上。

  马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眼前这一切,用万能表一次又一次地测试,最后佩服地连说“OK”。编码器全部导线的焊接,原来计划了5天的工作量,结果被田师傅们一天之内全部解决。

  “土专家”是如何炼成的?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工地,像田师傅这样让洋专家折服的“土专家”比比皆是。工人们调侃说,这要归功于“傻子工艺”———一种工厂化的流水线作业,其背后是一套标准化、制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

  “管理首先要制订规章制度,我们特别强调制度的可操作性,要让一个普通工人看了都一目了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吕忠达说,具体到施工岗位,就是定岗定员。一名钢筋工,要做的只是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扎钢筋,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熟能生巧,把质量做到零缺陷的极致。一名混凝土浇捣工,就只管浇捣混凝土,精确到每片箱梁中的同一个位置,都出自同一名工人之手。

  这条施工流水线,培育出大批“土专家”,他们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开始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改进意见。杭州湾跨海大桥250多项群众性创新成果,基本上都是“土专家”完成的。

  流程化施工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制度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大桥工程的管理制度已经涵盖了材料采购、测试、施工、安全生产各个领域,为精细化施工提供了一整套制度保障。

  在材料采购环节,是严格的招投标制,大到钢材、水泥,小到支架、锚具,关键物资全部公开招标,使用前还要经过项目部、指挥部两级质量检验。

  关键性施工都要“首件工程制”,桩基、承台、墩身等做出了第一件,马上召集各方力量进行测试、检验,查找细节缺陷,及时进行总结,然后才进行大批量制作。

  安全生产方面,施工环境必须“五有”: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高必有绳、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工人要“衣、鞋、带、绳、帽”安全防护“5件宝”齐备才能上岗作业。大桥工程还设立了3000万元安全生产特别奖,奖功罚过。

  去年10月,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及专项质量检验标准通过专家评审,由省交通厅批准实施。这套规范填补了国内同类桥梁建设的空白,已经被国内一批重大工程所采用。

  数字化把大桥切成22949片装进电脑

  大桥工程首创“用户换网络”模式

  数据化是精细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在开工前花了四个月时间,把准备建设的大桥切成了22949片装进了电脑。每一个箱梁、桥墩都有一个编号。现在只要打开电脑,找到要查看的部位或输入编号,每个部件谁设计、谁建造、谁安装,相关资料一目了然。

  “这么复杂的工程,而且大量施工在海上,如果不借助信息化系统,我们根本无法采集数据,精细化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大桥指挥部信息处处长李斌说。

  信息系统的基础是网络。一般的公网带宽不够,无法传输大量图像,但如果靠自己从陆路敷设光缆建网络,投入高达上千万元。而且,大桥建成以后,这个投资巨大的网络也将完成历史使命,这无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经过市场调查,指挥部发明了一种“用户换网络”的做法,引入公共资源竞争机制,把工程需要的12项网络通讯信息服务打包,向专业网络、通讯服务商招标。最后中国联通胜出,为大桥免费建网络、投设备,而联通得到的,是数千个手机、固定电话用户。

  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首创的“用户换网络”,吸引了国内众多大工程的眼光,港珠澳大桥等工程,还专门派人前来考察学习,准备将这一做法移植过去。而联通等信息服务网,则反其道而行之,目前正借助“网络换用户”大力开拓市场。

  13个视频监控点就是13双眼睛

  有了基础网络,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电视会议系统、信息发布平台、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工程可视化信息系统、工程投资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开发也就水到渠成。

  “我们在杭州湾海面上设置了13个视频监控点,靠着这个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随时可以了解海上施工情况。”李斌说,这就保证了指挥部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以及指挥调度。

  2003年底,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杭州召开专家会议,指挥部通过高速光缆,把海上无线监控点的视频信息,实时发送到了会场。信号一接通,现场大屏幕上顿时清晰地出现了海上施工的场景,“嘭嘭”的打桩声响彻会场,专家们就看着大屏幕进行了讨论,仿佛一个海上现场会。

  数字化管理,手机也是功臣

  “数字化大桥”还通过手机终端,把每个施工人员都联系在一起,工程日报、气象信息、各类通知、技术信息等,指挥部都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中。李斌掏出手机,记者看到了他当天中午接收到的工程日报:

  70米箱梁当天制1片、架1片,累计分别达到241片和222片;50米箱梁当天制1片、架2片,累计达到209片和187片……

  李斌告诉记者,从2003年大桥开工以来,形成的文件已达18万份,等到2008年整个工程完工,各类文件将有数十万份。如果没有“数字化大桥”,这些文件将堆满好几个房间,查找起来如大海捞针,现在,这些资料全被放进了光盘。

【编辑:陈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