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一般人对死亡都是保持着一种敬畏的心理,特别是为逝者服务的殡葬行业。
很多人对殡葬行业及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员多少带着些难以言状的感情色彩,从业者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如何为逝者服务?
清明前夕,记者走访了市殡仪馆和一些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员,介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殡仪馆接尸员:
抬担架手千万不能软
半夜两三点出车去接尸,对殡仪馆的接尸员而言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个晚上还要出车三四趟,有时车祸现场遗体甚至是支离破碎的。
每个从事这一行的接尸员起初都很害怕,但工作时间长了,心理也会慢慢成熟起来。
接尸的工作非常辛苦,无论在哪里,都得小心翼翼抬着担架上下。特别是对一些意外去世且时间较长的遗体。运尸途中手脚都不能软,手脚一软遗体就有可能受损。对接尸员来说,这么做除了出于责任心外,更多是对逝者的尊重。
曾经有一名自杀者的遗体在荒郊野外被农民发现,当时遗体已经高度腐败,气味很重,稍稍一动遗体就可能分离。他去世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市殡仪馆的4名接尸员一路砍着荆棘上山,硬是踩出一条路,下山时,尽管山路非常难走,4名接尸员仍然一步一扎,稳稳地将遗体运下了山。
殡仪馆化妆师:
尽量让生者得到安慰
为逝者洗澡、穿衣、化妆、整容,送逝者到炉间的,是殡仪馆的化妆师,但他们不这么称呼自己,他们只叫自己“内勤”。市殡仪馆做内勤工作的共有6人,5名是女性,最长的做这行已经有10多年了。
之所以要为逝者上妆,是为了让逝者的亲友目睹时尽量得到安慰。化妆前,要用温水洗净逝者的脸部和全身,把头发梳整齐,如果是男性还要刮干净胡子,然后穿上新衣服。再用酒精擦洗逝者脸部,然后上粉描眉打腮红涂口红。上完妆后,逝者看起来仿佛只是睡着了一样。
内勤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将损伤的遗体通过化妆整容,恢复到最好状态,这项工作通常被称为特整。一名内勤说,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给一个从宾馆坠楼的女孩做特整,从照片上看,女孩子非常漂亮,遗体却惨不忍睹,特别是头部严重变形,按照殡葬规定,这样的情况可以不做特整,但女孩子的哥哥噙着泪说:“爸爸妈妈要来了,不能看到妹妹这样。”她不忍心就答应了,细心地对着照片恢复女孩子的遗体,连牙齿也用细铁丝扎整齐。做完后,女孩子的哥哥非常感激,因为妹妹看上去离世时似乎没有经受什么痛苦,对父母多少是个安慰。
这样的经历,几乎每名内勤都有过,从中他们深深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让逝去的人干净整洁地离开,对活着的人是极大的安慰。
殡仪馆炉工陈师傅:
夏天里衣服从没干过
市殡仪馆的炉间非常干净,地板一尘不染,里面共有7个火化炉,其中1个是高档炉。火化炉形似一个2米长1米半宽1人多高的矩形柜子,炉口直径约为0.8米,一条约4米长1米宽的传送带状的钢床由炉口一直延伸到炉内,被擦得闪闪发亮,遗体就是躺在上面送进火化炉的。市殡仪馆炉工陈师傅解释说,一般情况下,考虑到逝者亲属的感受,焚化时不允许他们入内。遗体入炉后,火从炉子上面喷下来,这个过程需要20~45分钟,骨灰装盒后由亲属带走。每名逝者被送来时,他们都要仔细核对登记簿、登记单和逝者躺的纸棺上的名字和编号,三者一致才给予火化。
火化炉工作时炉温一般高达八九百摄氏度,炉口的温度至少也有五六十摄氏度,加上里面炉风很大,一开炉口就有一股股炙人的热浪扑来。冬天略好点,夏天炉间最难熬。陈师傅说,在夏天里,一整天下来炉间没有几个人的衣服干过,上午任务多的时候,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衣服就像从水里刚捞出来的一样。有时候,逝者家属会提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2名逝者是夫妻,家属通常会请求让夫妻同进同出,表达希望他们永不分离的想法,类似的要求他们一般都尽量满足,这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也让家属有所寄托。
李惠利医院太平间朱师傅:
只要电话来就要上岗
12年如一日在太平间工作,12年里寸步不离地监守岗位。昨天,在李惠利医院的地下室里见到了太平间的工作人员———59岁的朱师傅。朱师傅个子不高,古铜色的脸。几平方米的地下室被朱师傅和老伴布置得井井有条,朱师傅平静地向记者讲述了他12年来工作中的甘苦,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还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工作下去。
朱师傅告诉记者,他从1995年开始在这个岗位上工作,12年来,他看护的逝者有多少已记不清了。每天,朱师傅整理好自己的工作服和工作箱随时准备接送往返太平间的逝者。这个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朱师傅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电话一来就要“上岗”了。有时后半夜来了电话,朱师傅就得立即起床去工作,有时一个夜里要起来两三次。在春节时,朱师傅到附近甬兴新村的儿子家去吃顿团圆饭,结果饭吃到一半,医院的电话来了,朱师傅立即打的赶到医院。好在这些年来,他已经适应了这个工作。
朱师傅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很坦然,但是当初也曾经历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工作的初期,朱师傅有过恐惧,严重时,逝者的惨状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朱师傅的脑海里,让朱师傅连饭都吃不下,有时虽然吃了也会吐出来。这样过了一年后,终于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做这份常人都不愿做的工作,朱师傅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外,还要有足够的体力。整个太平间由朱师傅一个人负责,有时搬运逝者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这12年来,朱师傅已经将这份工作干得得心应手了。
朱师傅告诉记者,在他看护的逝者中,病房里送来的逝者很少,绝大部分逝者是从急诊室直接送来的,而急诊室的逝者中,在车祸、工伤事故中死亡的占到了八九成,他们大部分是头部受伤而死亡的。有些车祸中丧生的逝者,年龄只有20多岁,看到逝者家属们悲痛的样子,朱师傅有时也会陪着落泪。为了减轻死亡给逝者亲人的悲痛,朱师傅小心地为逝者擦洗,尽可能将逝者的容颜恢复到正常状态。朱师傅说在直面死亡的时候,他最大的体会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珍惜生命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家人。
-民间殡葬服务人员
剃头的杜师傅:
这是“头等”大事
一直以来,宁波就有这么个风俗:但凡男性过世后,都要剃头,梳发,好让逝者干干净净地去上路。专门给逝者剃头的人叫“剃老头”者。
鄞州区塘溪镇的杜师傅做这行已有46个年头了,手艺远近闻名,40多年来他至少给500名逝者服务过。说起自己第一次给逝者剃头时的情形,杜师傅笑了:那时他还只有十六七岁,在师傅的带领下为一名70多岁逝者剃头。当他看到一个闭着眼睛、冷冰冰的逝者坐在自己面前时,害怕得差点傻掉,盘旋在脑海的惟一的念头就是“如果可以不剃的话,肯定不剃”。后来他在师傅的指导下剃完头,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钻进被窝盖住头。两天后他的心情才平复下来。杜师傅说,渐渐地剃得多了,心里就不再怕了,也渐渐树立起自己的操守,“像对待生者一样地剃,不要弄疼,好好地剃,我是为他们服务。”
杜师傅给逝者剃头,工具是另备的,每次用过都会消毒。剃头的整个过程一般持续2~3分钟,先围着头部剃一整圈,然后再剃中间,即使是生前刚刚剃过,也还是要例行照剃,最后才用梳子梳理。有时遇到逝者头部受损,也一样在纱布外按步骤演示一遍,如果头发露在纱布外的,还要稍微剪一下。
杜师傅说,人一生有2次剃头最重要,满月的时候要剃一次,走的时候剃一次,表示人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去。如果他被请去“剃老头”时,手头刚好在忙其他事,他肯定马上搁下手上的活,先去剃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事可是头等大事,很要紧的”。
为逝者擦身的俞女士:
嘱咐他们“安心”
除了要为逝者剃头,民间还有一个风俗,就是为逝者洗澡擦身,这个民俗蕴涵的意义与剃头一样。为逝者洗澡擦身多数不以此为职业,也不向逝者家属收费,他们大都抱着“做好事”的心理为逝者家属服务,洗澡擦身的对象也多半是自己的亲朋好友。
60多岁的俞女士做好事已有25年时间,对于常常被人请去为逝者擦身,她并不忌讳,反而觉得自己是被视作逝者的亲戚或挚友才会受到邀请。有时逝者因为走得很辛苦,但俞女士从不嫌弃,心里“当他们在睡觉一样的”,依然小心翼翼地给他们擦洗干净。
俞女士说,给逝者洗澡的时候,一般先合上逝者的眼睛,嘴上同时说“安安心心地走好,子孙会活得好好的”,然后从上到下地洗,最后是脚趾。洗澡水一定要用井水,据说井水最干净,洗完后给逝者穿4件新衣裳,3条新裤子,嘴里塞一个“口灵”(铃铛),从情感角度而言,它表达的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心中的一种慰藉。
-记者手记
只是普通的服务行业
与普通人的作息时间不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5点开始上班。5点半,来接待大厅办丧事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候。由于行业特殊,这里的工作态度也与普通的服务行业不同,工作人员极少露出笑容,但也不能板着脸。因为脸上带笑容易让逝者家属生厌,板着脸也容易被误解。去年一名逝者的亲友来殡仪馆办丧事,在前台扫了工作人员一眼,然后自言自语道“人生得介端正,怎么到殡仪馆来做?”听到这话,大家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工作中的尴尬同样也延续到了生活中。几乎殡仪馆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路上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对方问起工作状况,打马虎眼蒙混过关;单位聚餐,对饭店服务员只能自称是民政局的;介绍男女朋友,一提起工作就语塞;很少去喝喜酒,节省礼金并非自己愿意;多年来一直电话拜年……
记者采访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婉拒了拍照的要求,甚至要求不要登出姓名。
市殡仪馆业务科的袁科长对记者说:“社会上仍有许多人是用看不起的眼光来看待殡葬工作,其实殡葬工作就是普通的服务行业。工作总是要有人来做,我们不怕辛苦,只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他们不怕累就怕不被理解
稿源: 2006-04-05 10:27:10
中国宁波网讯 一般人对死亡都是保持着一种敬畏的心理,特别是为逝者服务的殡葬行业。
很多人对殡葬行业及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员多少带着些难以言状的感情色彩,从业者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如何为逝者服务?
清明前夕,记者走访了市殡仪馆和一些从事殡葬行业的人员,介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殡仪馆接尸员:
抬担架手千万不能软
半夜两三点出车去接尸,对殡仪馆的接尸员而言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个晚上还要出车三四趟,有时车祸现场遗体甚至是支离破碎的。
每个从事这一行的接尸员起初都很害怕,但工作时间长了,心理也会慢慢成熟起来。
接尸的工作非常辛苦,无论在哪里,都得小心翼翼抬着担架上下。特别是对一些意外去世且时间较长的遗体。运尸途中手脚都不能软,手脚一软遗体就有可能受损。对接尸员来说,这么做除了出于责任心外,更多是对逝者的尊重。
曾经有一名自杀者的遗体在荒郊野外被农民发现,当时遗体已经高度腐败,气味很重,稍稍一动遗体就可能分离。他去世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市殡仪馆的4名接尸员一路砍着荆棘上山,硬是踩出一条路,下山时,尽管山路非常难走,4名接尸员仍然一步一扎,稳稳地将遗体运下了山。
殡仪馆化妆师:
尽量让生者得到安慰
为逝者洗澡、穿衣、化妆、整容,送逝者到炉间的,是殡仪馆的化妆师,但他们不这么称呼自己,他们只叫自己“内勤”。市殡仪馆做内勤工作的共有6人,5名是女性,最长的做这行已经有10多年了。
之所以要为逝者上妆,是为了让逝者的亲友目睹时尽量得到安慰。化妆前,要用温水洗净逝者的脸部和全身,把头发梳整齐,如果是男性还要刮干净胡子,然后穿上新衣服。再用酒精擦洗逝者脸部,然后上粉描眉打腮红涂口红。上完妆后,逝者看起来仿佛只是睡着了一样。
内勤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将损伤的遗体通过化妆整容,恢复到最好状态,这项工作通常被称为特整。一名内勤说,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给一个从宾馆坠楼的女孩做特整,从照片上看,女孩子非常漂亮,遗体却惨不忍睹,特别是头部严重变形,按照殡葬规定,这样的情况可以不做特整,但女孩子的哥哥噙着泪说:“爸爸妈妈要来了,不能看到妹妹这样。”她不忍心就答应了,细心地对着照片恢复女孩子的遗体,连牙齿也用细铁丝扎整齐。做完后,女孩子的哥哥非常感激,因为妹妹看上去离世时似乎没有经受什么痛苦,对父母多少是个安慰。
这样的经历,几乎每名内勤都有过,从中他们深深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让逝去的人干净整洁地离开,对活着的人是极大的安慰。
殡仪馆炉工陈师傅:
夏天里衣服从没干过
市殡仪馆的炉间非常干净,地板一尘不染,里面共有7个火化炉,其中1个是高档炉。火化炉形似一个2米长1米半宽1人多高的矩形柜子,炉口直径约为0.8米,一条约4米长1米宽的传送带状的钢床由炉口一直延伸到炉内,被擦得闪闪发亮,遗体就是躺在上面送进火化炉的。市殡仪馆炉工陈师傅解释说,一般情况下,考虑到逝者亲属的感受,焚化时不允许他们入内。遗体入炉后,火从炉子上面喷下来,这个过程需要20~45分钟,骨灰装盒后由亲属带走。每名逝者被送来时,他们都要仔细核对登记簿、登记单和逝者躺的纸棺上的名字和编号,三者一致才给予火化。
火化炉工作时炉温一般高达八九百摄氏度,炉口的温度至少也有五六十摄氏度,加上里面炉风很大,一开炉口就有一股股炙人的热浪扑来。冬天略好点,夏天炉间最难熬。陈师傅说,在夏天里,一整天下来炉间没有几个人的衣服干过,上午任务多的时候,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衣服就像从水里刚捞出来的一样。有时候,逝者家属会提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2名逝者是夫妻,家属通常会请求让夫妻同进同出,表达希望他们永不分离的想法,类似的要求他们一般都尽量满足,这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也让家属有所寄托。
李惠利医院太平间朱师傅:
只要电话来就要上岗
12年如一日在太平间工作,12年里寸步不离地监守岗位。昨天,在李惠利医院的地下室里见到了太平间的工作人员———59岁的朱师傅。朱师傅个子不高,古铜色的脸。几平方米的地下室被朱师傅和老伴布置得井井有条,朱师傅平静地向记者讲述了他12年来工作中的甘苦,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还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工作下去。
朱师傅告诉记者,他从1995年开始在这个岗位上工作,12年来,他看护的逝者有多少已记不清了。每天,朱师傅整理好自己的工作服和工作箱随时准备接送往返太平间的逝者。这个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朱师傅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电话一来就要“上岗”了。有时后半夜来了电话,朱师傅就得立即起床去工作,有时一个夜里要起来两三次。在春节时,朱师傅到附近甬兴新村的儿子家去吃顿团圆饭,结果饭吃到一半,医院的电话来了,朱师傅立即打的赶到医院。好在这些年来,他已经适应了这个工作。
朱师傅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很坦然,但是当初也曾经历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工作的初期,朱师傅有过恐惧,严重时,逝者的惨状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朱师傅的脑海里,让朱师傅连饭都吃不下,有时虽然吃了也会吐出来。这样过了一年后,终于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做这份常人都不愿做的工作,朱师傅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外,还要有足够的体力。整个太平间由朱师傅一个人负责,有时搬运逝者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这12年来,朱师傅已经将这份工作干得得心应手了。
朱师傅告诉记者,在他看护的逝者中,病房里送来的逝者很少,绝大部分逝者是从急诊室直接送来的,而急诊室的逝者中,在车祸、工伤事故中死亡的占到了八九成,他们大部分是头部受伤而死亡的。有些车祸中丧生的逝者,年龄只有20多岁,看到逝者家属们悲痛的样子,朱师傅有时也会陪着落泪。为了减轻死亡给逝者亲人的悲痛,朱师傅小心地为逝者擦洗,尽可能将逝者的容颜恢复到正常状态。朱师傅说在直面死亡的时候,他最大的体会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珍惜生命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家人。
-民间殡葬服务人员
剃头的杜师傅:
这是“头等”大事
一直以来,宁波就有这么个风俗:但凡男性过世后,都要剃头,梳发,好让逝者干干净净地去上路。专门给逝者剃头的人叫“剃老头”者。
鄞州区塘溪镇的杜师傅做这行已有46个年头了,手艺远近闻名,40多年来他至少给500名逝者服务过。说起自己第一次给逝者剃头时的情形,杜师傅笑了:那时他还只有十六七岁,在师傅的带领下为一名70多岁逝者剃头。当他看到一个闭着眼睛、冷冰冰的逝者坐在自己面前时,害怕得差点傻掉,盘旋在脑海的惟一的念头就是“如果可以不剃的话,肯定不剃”。后来他在师傅的指导下剃完头,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钻进被窝盖住头。两天后他的心情才平复下来。杜师傅说,渐渐地剃得多了,心里就不再怕了,也渐渐树立起自己的操守,“像对待生者一样地剃,不要弄疼,好好地剃,我是为他们服务。”
杜师傅给逝者剃头,工具是另备的,每次用过都会消毒。剃头的整个过程一般持续2~3分钟,先围着头部剃一整圈,然后再剃中间,即使是生前刚刚剃过,也还是要例行照剃,最后才用梳子梳理。有时遇到逝者头部受损,也一样在纱布外按步骤演示一遍,如果头发露在纱布外的,还要稍微剪一下。
杜师傅说,人一生有2次剃头最重要,满月的时候要剃一次,走的时候剃一次,表示人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去。如果他被请去“剃老头”时,手头刚好在忙其他事,他肯定马上搁下手上的活,先去剃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事可是头等大事,很要紧的”。
为逝者擦身的俞女士:
嘱咐他们“安心”
除了要为逝者剃头,民间还有一个风俗,就是为逝者洗澡擦身,这个民俗蕴涵的意义与剃头一样。为逝者洗澡擦身多数不以此为职业,也不向逝者家属收费,他们大都抱着“做好事”的心理为逝者家属服务,洗澡擦身的对象也多半是自己的亲朋好友。
60多岁的俞女士做好事已有25年时间,对于常常被人请去为逝者擦身,她并不忌讳,反而觉得自己是被视作逝者的亲戚或挚友才会受到邀请。有时逝者因为走得很辛苦,但俞女士从不嫌弃,心里“当他们在睡觉一样的”,依然小心翼翼地给他们擦洗干净。
俞女士说,给逝者洗澡的时候,一般先合上逝者的眼睛,嘴上同时说“安安心心地走好,子孙会活得好好的”,然后从上到下地洗,最后是脚趾。洗澡水一定要用井水,据说井水最干净,洗完后给逝者穿4件新衣裳,3条新裤子,嘴里塞一个“口灵”(铃铛),从情感角度而言,它表达的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心中的一种慰藉。
-记者手记
只是普通的服务行业
与普通人的作息时间不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5点开始上班。5点半,来接待大厅办丧事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候。由于行业特殊,这里的工作态度也与普通的服务行业不同,工作人员极少露出笑容,但也不能板着脸。因为脸上带笑容易让逝者家属生厌,板着脸也容易被误解。去年一名逝者的亲友来殡仪馆办丧事,在前台扫了工作人员一眼,然后自言自语道“人生得介端正,怎么到殡仪馆来做?”听到这话,大家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工作中的尴尬同样也延续到了生活中。几乎殡仪馆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路上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对方问起工作状况,打马虎眼蒙混过关;单位聚餐,对饭店服务员只能自称是民政局的;介绍男女朋友,一提起工作就语塞;很少去喝喜酒,节省礼金并非自己愿意;多年来一直电话拜年……
记者采访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婉拒了拍照的要求,甚至要求不要登出姓名。
市殡仪馆业务科的袁科长对记者说:“社会上仍有许多人是用看不起的眼光来看待殡葬工作,其实殡葬工作就是普通的服务行业。工作总是要有人来做,我们不怕辛苦,只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
编辑: 陈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