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网络语言要“革”现代汉语的“命”?
稿源:  | 2006-04-12 11:22:36

  中国宁波网综合消息据《光明日报》消息,近日,继上海出台首部规范网络语言的地方性法规之后,福建省对网络用语规范也进行了立法讨论。随着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网络语言让老师担心、家长着急,有人甚至提出了“网络语言要‘革’现代汉语的‘命’”的极端说法。

  听不懂的网络语言

  网民交流的语言五花八门,从早期出现的“美眉(美女)”、“88(再见)”到正在流行的“偶(我)”、“稀饭(喜欢)”,网络语言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生汪磊对网络语言问题作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数据统计,他发现了网络语言的弊病:网络交际中的确存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现象,比如在汉语词后面加上了英语时态形式,如“关注ing”、“期待ing”等,而且网络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污言秽语。

  是挑战还是补充

  网络语言对日常交流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网络语言并不是洪水猛兽。”一些专家的意见或许可以减轻老师和家长的忧虑。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相反,语言和语言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不可能完全隔开。网络上的语言不可能只存在于网络,必然会有一部分网络语汇进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汪磊指出。“这种影响是正常的,而且是必然的,但是不能将其夸大。”

  汪磊在他的《网络媒体语言使用状况报告》中进一步表明:无论是网络论坛还是在线聊天,日常词语仍在网络语言中占主流,常规的词汇和语法仍然是网上语言表达的主要手段。报告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显示:被各种媒体、研究文章反复引用,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语汇,如“748(去死吧)”、“7456(气死我了)”、“酱紫(这样子)”、“虾米(什么)”等,使用频率很低,有的甚至为零!

  两剂药:引导+疏导

  “规范网络语言,需要疏导和引导。”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张普教授认为,现在网络语言显然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就像人体虽然有了自身的调节还是会生病一样,约定俗成中也会出现习非成是的成分。”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修订主持人的晁继周透露:“辞书在促进语言规范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近些年来出现的汉语新词两千多个,但是没有收录那些只在网络上使用的词语。因为那些词语对全社会而言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那么网络语言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汪磊从语言的发展规律出发,进行了清晰的描绘:一些适应网络传播表现特点的语汇将被长期使用下去,但整体上将呈衰减的趋势;有些网络语汇与汉字的表达形式一致,意义也比较固定,就有可能进入到日常口语的流通中,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例如“版主”一词已经被收录到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P36);有些网络词汇可能会为现代汉语词汇增加某些义项,比如“沙发”、“灌水”等。另一部分网络语汇则将逐渐被网民废弃不用。

  一方面有自身的稳态机制,一方面有辞书的规范作用,再加上大众的“交际选择”,网络语言会逐渐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当中。

  (王琪时爽张义冉)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