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看看甬城“飞虎队”的真功夫
稿源:  | 2006-04-17 12:48:30

市民代表在观看排爆机器人的精彩表演

市民代表踏上巡逻车

  手握钢枪与民警合个影

  中国宁波网讯

  简介: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

  1990年,宁波市公安局防暴支队组建。1994年改名为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一大队主要担任处突防暴勤务工作,二、三大队主要担任110接处警和网格化专业巡逻工作。支队曾在2004、2005年获得省、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获得全市公安机关大练兵突出贡献奖。三年来,支队有多个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集体嘉奖4次。个人荣立二等功1人次、三等功26人次,嘉奖76人次。一中队副中队长张兴岳荣获省、市级优秀人民警察、首届“宁波市十大优秀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特警,常被市民俗称为“飞虎队”。头罩、防护服、装备精良的武器、一流的功夫……这些银幕上常见的形象已经吊足了30余位市民代表的胃口。上午10点,他们来到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甬城“飞虎队”的神秘面罩,就要揭开了!

  

  真功夫震撼全场

  在支队训练馆,24名精神抖擞的特警队员一一演练了擒拿、格斗、对练等基本功,只见拳影翻飞,真是招招带风!在一名队员表演完精彩的地趟拳后,7名队员带着厚厚的木板入场了,并将木板错落有致地举好。一名队员入场,正踢、反踢、侧踢,木板纷纷碎裂。最后他一个飞踹,两名队员叠罗汉举着的木板也被踢个粉碎!市民小陈练过几年武术,连说这绝对是真功夫!

  突然间,两列十多名戴着头罩、手持冲锋枪的特警上场了,他们不停变换着队形,演练着不同条件下的持枪动作转换:只听见“哒哒哒”的声音,每支枪口都闪出了火光,几个弹壳弹到了观众席上。现场解说员马上说明,这是空爆弹,非常安全,好几位市民代表这才舒了一口气。接着,特警又进行了战术实战表演。一名人质被“歹徒”劫持,一小队特警爬绳上了二楼再悄悄地下来“解决”了望风的“歹徒”,然后另一队特警迅速翻窗进入,一名“歹徒”被击毙,另外几名投降,“人质”被安全“解救”……

  掌声雷动。市民代表连称:“真是比电影还精彩!”

  防暴车价值80万元

  看完表演,支队院子里的警用装备展览立刻把市民代表牢牢吸引住了。

  有4辆警车外形普通,就是顶上多了些天线,还有9个短短的管子。民警介绍道,这可是新购置的防暴车,每辆价值80万元!它全车装备了防弹装甲。那9个短短的管子,是用来发射催泪弹的。

  家住江东的余先生早就被那一排排造型各异的枪支给迷住了。民警正给他一一讲解:枪管粗粗的是防暴枪;枪管长长的是狙击步枪,用于远距离的精确射击;这大号的手枪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警用手枪……几位女同志则对那些稀奇古怪的装备发生了兴趣:遥控阻车器是用来对付驾车逃跑的歹徒的;那些持刀歹徒如果被飞网防暴器发射的大网罩上,那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

  市民代表们东摸摸西看看,一个个都说特警的装备真精良!

  排爆机器人做精彩表演

  在中间的空地上,排爆机器人在特警的操作下,爬上一米多高的木台阶,伸出长长的机械臂抓起一个“炸药包”,准确无误地放入爆炸物品处理箱。最后的压轴好戏是排爆演练。一只“可疑”的小包出现在了场地上,特警排爆分队队员迅速赶到,一名队员穿着搜爆服,使用电子听音器对包内有无爆炸装置进行探测,随后又换上便携式炸药探测器。接着,另一名队员身穿35公斤重的排爆服上场,用射线检查仪对可疑小包进行透视分析。

  一切就绪后,队员熟练地操纵排爆机器人,将小包转移至安全区。安装上爆炸物销毁器后,指挥员一声令下,小包被成功销毁。民警介绍说,这个排爆机器人是从国外引进的,价值100多万元呢!

  意犹未尽的市民们都说,特警队员个个身怀绝技,装备又是如此精良,有他们在,我们很放心。

  (李锋林道清汪志)

  -跟车巡逻之初体验

  偶然中的必然

  下午2点钟,记者和胡云炳、杨宁两位市民代表来到了鄞州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下应中队。下应中队的陈孟伟赫赫有名:他在区、市获得过很多次荣誉,去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今年他又荣立了一等功。不过,两位市民还是相信眼见为实。

  下午3点10分左右,陈孟伟让一个骑电瓶车的男子停车检查。几句话盘问下来,这男子不得不承认,这车是几天前他花200元买来的赃车。路上骑电动自行车的人这么多,为什么陈孟伟单单认定这个男子可疑?两位市民代表忍不住提出了疑问。陈孟伟解释说:第一,电动自行车是比较容易被盗的物品,陈孟伟对各类电动自行车的牌子、型号、价格都有过研究,这辆崭新的电动自行车价格不低,外来打工者很少会去买,而这男子从穿着、打扮来看,像外来打工者;第二,这辆车是崭新的,可车锁明显是后来配上去的。

  听完解释,两位市民代表连称有道理,陈孟伟的观察力实在是太强了!他们说,以前看到报纸上110民警现场抓获小偷、查获赃车,总以为民警是偶然遇上的,这下才知道“偶然当中有必然”,这“偶然”,靠的是细心观察与长期积累!(李锋)

  -每日一警

  “用鼻子破案”和“五招制敌法” 在鄞州公安分局巡特警支队,流传着陈孟伟“用鼻子破案”的故事。

  2004年2月16日凌晨,陈孟伟巡逻至一马路边时,一男子从路边的菜地里走上来,神色可疑。陈孟伟马上上前检查,发现他身上虽无有效证件,但也查不出什么可疑物品。这时,陈孟伟在他手上闻了闻,发现他手上有很浓的铁锈味,便问他在哪里上班。该男子称自己在服装厂上班。在服装厂上班,手上怎么有铁锈味道?陈孟伟心中有数,立即在附近搜索,结果在菜地旁边的水沟里发现了一堆建筑脚手架钢管。这男子不得不承认,他刚刚在附近一建筑工地盗窃钢管。

  故事讲完了,记者和两位市民感叹不已,陈孟伟说,仔细辨别可疑人员身上的气味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是否相符,有时是发现线索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招“闻”,是他总结的“五招制敌法”中的一招,还有四招分别是看、查、听、问:看是在巡逻中做到眼观六路,查是仔细核查可疑人员携带的物品、交通工具与其身份是否相符;听就是留意他的口音、语气,注意发现可疑线索;问就是加大盘问力度,开展政策攻心,迫使歹徒露出马脚。

  就是利用这“五招制敌法”,陈孟伟在短短两年中,已经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55人,平均每个巡逻日要抓获2.5个犯罪嫌疑人!去年8月,公安部治安局向全国转发了陈孟伟这“五招制敌法”的经验谈。

  (记者李锋)

  

  -走进110见闻

  110民警:奉献与困惑

  据了解,目前市区共配置110警车40多辆、110民警上百余名,每个派出所还配备一辆备用警车。据统计,全市110警车每天行驶总里程近11万公里,全年行驶352万余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行驶80余圈。昨天下午,两位市民代表来到海曙公安分局江厦派出所,和110民警一起“出更”,亲身体验了110民警的酸甜苦辣。

  一天出警82起

  下午2点,两位市民代表来到了天一广场警务室。江厦派出所林英初所长向他们介绍说:“我们派出所每天都要接到大量来自110指挥中心的指令。最多的一天,民警曾经出警82次,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这个记录在市区所有派出所排第一。”林英初形象地说,民警有时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警车陈旧装备新

  市民记者就要“出更”了,停在面前的却是一辆外观陈旧的警车。上了车,才知道车里的装备都是新的:警棍、警绳、手铐、手电、约束带、手持喊话器、警戒带、防弹头盔、防弹背心、防刺手套、搜索灯等一应俱全。吸引市民代表的还有带着绳索的救生圈和医药箱,民警说,这是用来救助落水者和受伤群众的。按照规定,每班民警接班时,都要对这些器械一一进行检查。今天巡逻的民警黄杨告诉市民代表说,别看这是小事,可到时如果有需要却使不上,那可就会误了大事的。

  三小时连赶10个现场

  昨天下午2时15分至5时15分,两位市民代表和记者坐上两辆警车,随110民警不停行驶在江厦辖区的各个街道:有个顾客在超市偷了一瓶价值只有二十几元的洗发液;有位大学生的手机不见了;一家商店和顾客发生了矛盾……虽然不是什么大案,但民警还是进行了调查取证,将报警人请到了派出所。

  当了五六年警察的黄杨说:“每天不赶上30个现场,那就不叫警车了。”

  接连遇到3起“假警”

  下午2时15分,市民代表刚坐上警车,就从110指挥中心传来指令:“开明街发生纠纷,立即赶往现场。”两分钟后,警车来到事发地,报警人却不见人影,电话也联系不上。黄杨苦笑着说:“我们每天都会碰到这种事情,有的是报假警,有的是市民误会了,有的是夫妻怄气,根本不需要警察介入。”仿佛是为了验证他的话,昨天下午的3个小时里,竟一共遇到了3起类似的“假警”。

  黄杨说,平时他们遇到的“假警”,有的是误将应该由工商、城管、环保等部门处理的事也当做“警”来报了。但也有的是恶意骚扰,他碰到过一次,有个人居然用公用电话连报了10多次假警。(戴伟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