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越剧百年历程:从嵊县到宁波
稿源:  | 2006-04-18 14:27:16
越剧十姐妹:前排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后排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

《碧玉簪》剧照

《江南女巡按》剧照

《百花江》剧照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本报记者陈朝霞

  中国宁波网讯

  江南春天,草长莺飞。在这个美丽的春天,被誉为“江南奇葩”的中国越剧迎来了她的百年庆典。1906年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三。6个戴着毡帽的“落地唱书”艺人相聚嵊县东王村,他们把铺在稻桶上的门板当成简易戏台,首次化装登台,这是一次有准备、有本子、有角色、有把场师傅、有服装、有化妆、有伴奏、有伴唱的正式演出,就是这次粉墨登场,把有50年历史的“落地唱书”演成了“戏”,这不经意的演出便蔓延开来,开启了越剧一段辉煌的历史。

  不知不觉间,越剧那悠悠清韵已传唱了整整一个世纪。100年,对一个人而言已是耄耋,而对越剧来说,却是风华正茂。这朵发祥于嵊县乡间的青青小苗如今已成郁郁芳华,飘溢出迷人的芬芳———越剧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第二大剧种,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回眸宁波越剧艺术长河的潮起潮落,从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称的嵊县,到“四明二百八十峰,地灵人杰众梓桑”的宁波,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正是这气魄铸就了宁波越剧的辉煌。

  基石 从“小歌班”到“女子文戏”

  作为浙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水陆码头的宁波,是早期越剧传播发展的重要舞台。

  越剧尚未形成时,“余姚滩簧”、宁波的“道情”就是嵊县农民农闲秋后、逢年过节常常吟唱的曲调。当“落地唱书”一旦演成了戏,浙东大地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了300多个“小歌班”。与嵊县山水相连的余姚、奉化很快成了“小歌班”表演的舞台。1912年,“小歌班”又相继流入慈溪、镇海、宁海、象山等地的农村。1915年,“小歌班”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宁波市区的祠堂庙宇或居民大墙门内用门板搭起的舞台上,《珍珠塔》、《赖婚记》、《双金花》……一出出反映家庭、婚姻问题或刻画农村现实生活的小戏次第上演。

  虽然“小歌班”的服饰、道具、乐器极其简陋,铅粉、红粉水和锅底灰就是他们的化妆用品,七八个人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而且无弦乐伴奏,但戏班那“的的笃笃”的打击乐声,依旧吸引着宁波城乡观众尤其是家庭妇女和年轻的姑娘。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小歌班”发展为“绍兴文戏”。最初,戏班成员均为男性,但俨然已初具规模,角色有了分工,演唱也有了伴奏。每次演出前先用打击乐器“闹头场”,再由一个戴面具的演员手舞足蹈地“跳加宫”,唱腔曲调也由“令吓调”发展到和谐流畅的“丝弦正调”。从嵊县去上海的“男班”,绝大多数以宁波为跳板,先在宁波作短期演出。

  1923年,越剧史上第一副女子科班成立,翌年便来到余姚乡下演出了《双珠凤》。1927年,宁波东大路(今中山东路)国货商场挂出了“绍兴文戏、文武女戏”的牌子,当时女班的演出形式与男班相比变化不大,但唱腔却有了较大变化。能发挥女声特点的“四工调”代替了“丝弦正调”,一时间,质朴明快、清新悦耳的曲调开始进入宁波观众的耳际,女子越剧唱腔有了最初的萌芽。

  兴盛 从名伶亮相到越剧革新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兰江大戏院、甬江大戏院、中南大戏院、天然舞台等各个甬上戏剧舞台,越剧名伶施银花、筱丹桂、姚水娟、竺素娥、赵瑞花、商芳臣、徐玉兰、毛佩卿等相继登台亮相,她们中许多人先在宁波唱红,然后红遍杭州,轰动上海滩。在宁波期间,她们努力向京剧、绍剧等其他剧种学习,大胆创新,揭开了越剧革新的新篇章。

  这期间,宁波越剧最早的立体布景开始出现。1935年,被称为女子越剧最早的“三花”之一的赵瑞花率瑞云舞台第三次来到新建的、有近千个座位的中南大戏院,在戏院老板的支持下,派班内的说戏师傅李小楼赴沪,学习上海京剧的机关布景连台本戏。李小楼回甬后,根据越剧特点移植编写了连台本戏《唐僧出世》的幕表,并请绘画匠精心绘制了一套漂亮的立体布景。新颖美观的立体布景一出现,一改过去绘画软景的沉闷呆板,使越剧舞台大为增色,令观众耳目一新,立即引起轰动,连演三个月,女子越剧在宁波很快打开了新的局面。

  这期间,宁波越剧的剧本戏开始上演。此前,越剧的演出形式由“路头戏”发展到“幕表戏”,但还没有正式剧本,演员演戏的唱词和念白都是师徒口口相传,并无定规,是徐玉兰实现了宁波越剧从“幕表戏”到“剧本戏”的飞跃。1942年6月,当时还是越剧新秀的徐玉兰从上海来到宁波当时最大的剧场“天然舞台”担任头牌小生。她英俊的扮相,富有激情的表演,加上一副嘹亮高亢的金嗓子,风采夺人,上座率场场客满。但勇于创新的徐玉兰不满足于此,她认为,光演越剧传统老戏,不排新戏,不建立编导制,越剧就将停滞不前。1943年4月,徐玉兰提出了“布景美术化、唱句改良化、演出潮流化、化妆现代化”的口号。剧院经理欣然接受徐玉兰的建议,从上海请来了著名越剧编导刘涛。一出有了剧本的《黄金与美人》便正式出炉了。在“天然舞台”首次演出,轰动一时。该剧连演12个晚上场场爆满,观众达1.5万人次以上,破了当时宁波越剧界上座率的最高纪录。

  这期间,宁波越剧编导的作用开始彰显。受上海越剧界的影响,宁波越剧界开始演绎出各种风格的唱腔,编导的作用进一步得到重视。毛佩卿作为这一时期“天然舞台”的主要演员,她非常重视编剧和导演的作用,除了主演200多出传统戏外,她还聘请了刘涛等众多编导,编演了《喜相逢》、《狂风暴雨》、《夜鸣孤啼》、《国破山河在》等近百出新戏,使越剧在宁波兴盛一时。

  腾飞 从艺术成熟到“百花”盛开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越剧迎来新的腾飞。

  1951年5月,由毛佩卿的佩卿剧团和邢艳芬的新艺剧团合并而成的佩卿姐妹剧团可谓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成立的第一个专业越剧团。随后,艺术形式日臻成熟,影响越来越大。同年,余姚等地也成立了越剧团,1969年,鄞县越剧团成立。而几经更迭,佩卿姐妹剧团于1979年演变为宁波市越剧团。期间,宁波越剧吸收京剧、杭剧演员,汲取其他剧种的艺术精华,并尝试进行男女合演,舞台艺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剧团经常上山下乡,培植了巨大的观众群体,使越剧深深植根于宁波百姓的生活中。

  1992年,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成立更让宁波越剧步入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小百花”演员都是科班出身,具有良好的艺术功底和戏曲表演经验。在她们身后,大批的主创人员和辅导老师甘当“人梯”,辛勤耕耘,形成合力,排练、演出了一个又一个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创作、整理、移植剧目。如今,小“百花”已经争奇斗艳,宁波越剧百花园迎来了丰收的姹紫嫣红:1994年白银飞获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洪芬飞获全国第九届戏曲电视剧“天安奖”最佳演员奖;2002年赵海英摘取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实现了宁波戏剧史上零的突破;2005年张小君再次摘取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宁波越剧的发展,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过程,百年的风雨兼程使宁波越剧在国内享有盛誉,成为宁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