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记者卢磊通讯员陈绍友)星罗棋布的福利机构、遍布城乡的慈善组织、遍地开花的“爱心超市”……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了以保障社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为主,帮困助医、帮助就业、住房解困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城乡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加强公共服务,解四难、创四优”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宁波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等20多个政策文件,初步建立了帮扶领域多、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的新型社会救助政策体系。
全社会经常性开展慈善救助、群众互助等扶贫帮困活动,营造了互帮互济的良好社会风气。目前,市和11个县(市)区都建立了慈善组织,绝大部分街道(乡镇)也建立了慈善联络站或爱心站,两级慈善机构已累计募集资金5.8亿元,受助人数19.7万人次,救助支出1.84亿元。各地相继推广和建立了“爱心超市”,全市已经建立54个“爱心超市”,累计接收捐赠物资价值达455.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12万人次。
全市城乡绝大多数困难群众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帮扶。2005年支出低保资金9598.4万元,城市低保对象年人均救助2242.4元,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救助1068.9元。
以集中供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进展。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敬老院151所,床位总数达到了12000余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3.99%,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达到98.91%,全市7830名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实行了集中供养,提前一年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