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采样时间:6月1日
活动样本:本报家庭教育问题免费咨询活动
活动组织者:本报与宁波启点心理咨询中心、宁大心理学研究基地
采样数据:21名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家长
案例解剖之一:一位前来咨询的母亲说,她今年9岁的儿子正读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一般,老师经常向他们反映孩子上课不专心,不是讲空话就是做小动作,父母无论怎么教育他都没有好的效果,他们觉得孩子可能得了多动症。
宁波启点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高明霞老师: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它的科学名称是“轻微脑功能失调”。美国将其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多动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大约为2.5%,以男孩多见。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听视觉障碍以及情绪障碍等。但值得指出的是,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把孩子一般的好动与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混淆起来,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使孩子受到不良的心理暗示。当发现孩子有多动等现象,家长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再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或治疗措施。实际上绝大多数父母担心孩子患有多动症是没有根据的。
案例解剖之二:一对中年夫妇双双来到咨询中心说,他读五年级的儿子非常“懒”,不爱学习,只知道玩,问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儿子不玩或少玩,能好好地学习。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他们却说不上来,只是认为孩子懒,难以改变。
高明霞老师:这对夫妇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了,孩子贪玩、不肯学习是孩子的问题,家长并没有错。其实,孩子的问题,常常是由于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和观念造成的。他们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不懂得随着孩子的成长及时调整教育方式,尽管出发点往往是好的,却很容易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对立,影响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损害了,你的话说得再对,孩子也不一定听得进去,甚至故意不听。家长眼看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却束手无策。所以,作为家长只有真正“懂”孩子,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听得“懂”父母正确的意见,否则许多家庭教育都无从谈起。一旦“懂”了孩子,督促孩子学习往往变成一件双方都能接受的轻松事了。
专家之声:6月1日的咨询情况真是有点喜忧参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转变了家庭教育观念,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忧的是还有许多迫切需要帮助的家长,由于经济与认识上的原因,还不能得到有效帮助,同时,也说明我们宁波的心理咨询机构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次咨询活动中最突出的是亲子关系问题,其次是孩子的学习以及学习压力问题,还有孩子的早恋和网瘾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使孩子的压力非常大,特别容易使那些早熟、个性又比较内向的孩子引起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从而使家长更难以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影响亲子关系。因此,让孩子在充满爱心而且平等、民主、宽松,而不是独断、简单甚至粗暴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记者胡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