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一年一度的高考昨日落下帷幕,今年高考试题难易如何?下一届的考生可从中得到什么借鉴?这是许多学生及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省高招办特别邀请了一批我省特级教师对本次高考试卷进行一一分析。
语文 重视双基·回归课本·凸现思辨
全卷共七大题,25小题,比去年减少一个小题,个别考查“点”出现的位置有所调整,但试卷内容和赋分完全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卷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与去年大致持平。重视双基,回归课本
第2至第5题题型设题严谨。有的题目取材平易,但要求考生能结合语境作较为精细的辨析,如第2小题“给予”“给以”之辨,第3小题“宛然在目”与语境的相谐性的考量。有的题目干扰项具有迷惑性,如第4小题A、D两项,有的错项设置较为隐蔽,如第6小题B项。这对考生“双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较好的区分度。第二大题打破了前两年只选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惯例”,采用了一篇有关“人类学形成体系”的社会科学类文章,选文和设题与去年相较都更为平易。着眼能力,凸现思辨
诗歌鉴赏所选材料是元曲[正宫]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曲中描绘了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这样一个幽邃飘渺的极其澄净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出超然尘世的脱俗和隐逸情怀。写法上,隐约回环,先造其境,使人产生强烈的探询感,结句借人们熟知的“鹦鹉洲”指称“渔父”,点出意旨。含蓄蕴藉又不失明朗畅达。考生需要细加咀嚼但又不太艰深,16题抓住曲中意韵最深的一句设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要旨。
作文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出自《列子》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这段对话在高中第五册课文《人是什么》(赵鑫珊)中出现过,考生应该不会陌生,因此,审题不会有什么问题。话题富含哲理,所表达的其实是对人生的态度和思考,需要考生调动阅读积累,结合人生实际,感悟思辨。
取材和设题表现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如第1小题,把字音和字形并在一起考查,且设置了较为完整具体的语境,如此更接近日常阅读的习惯。23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好的题目,这题考查面很广,既考查情境语言的得体与否,也可看出语言的表述能力,同时又能了解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如果考生会读书会思考,做这种题目会得心应手。让考生现场谈自己对被提问作家的某一作品的感受,设置这样的情境本身就基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观。
第五大题所选阅读材料是法国作家米歇儿·图尼埃的《平面的生活》,四道小题,由对词句的理解到分析概括到鉴赏评价,逐步深入,层级分明,便于学生答题。选文以传统的形式表达了深刻的哲思,富有情趣。选用类似的阅读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应考的紧张情绪,表现了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湖州中学特级教师 羊刚
慈溪中学特级教师 黄孟轲
浙大附中特级教师 吴旭辉
数学 稳中渐变·适度创新
今年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在去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注重基础,贴近实际。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题型设计新颖。例如理(10)题看似简单,但由于设问的角度新颖、涵盖丰富,解答时对函数定义、复合函数概念、函数方程要有一个深刻理解,要不厌其烦地枚举验证,充分考查了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和缜密性;理(12)、文(10)是一个自定义的信息迁移题,其本质是一个大家较为熟悉的分段函数的最值问题,但该题表述方法的改变显得新颖脱俗。
文理“并蒂”别具匠心。纵观文理两份试卷,不难发现今年的两份试卷“姐妹题”特别多,命题者通过完全移植、题型改编、错位排序、微调改造,降低了文科试卷的难度。其中完全移植的有理(1)文(1)、理(18)文(18);题型改编的有理(12)文(10)、理(5)文(13);排序错位的有理(15)文(16);微调改造的有理(3)文(4)、理(14)文(14)、理(4)文(9)、理(7)文(7)、理(6)文(12)、理(17)文(17)、理(16)文(20)、理(19)文(19)。文理两卷的解析几何解答题求证结论异曲同工,可以互推。简洁明快,注重基础
试题简洁清爽明快。试卷一改往年试题叙述冗长,信息繁多的做法,通过简明的语言描述、常用的数学符号及匹配的图形组成题目,显得干净利落,体现了命题者关注数学本身的意义及形式化的语言,更加注重了数学基础,适度地追求形式化以及数学和谐,强调数学本质,达到数学本质与数学形式的辩证统一。
高考数学试题的命制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会有一些值得改进之处。今年试题中6个解答题中出现了3个求角或证角问题,尽管考查角度不同,但毕竟有点欠丰富多彩之嫌;近年来概率题替代了传统的应用题,但对当前较为强调的实际问题数学化与数学探究的考查如何适当体现,值得研究;个别试题仍显得计算量偏大。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 张金良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尚可
杭州市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 马茂年
英语 立足语境·强化语用
试卷立足语篇,通过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因素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考查不只停留在对于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简单再现上,而且考查考生社会语言知识,即说话用语是否恰当、得体,是否达到交际目的。试卷在选材上注重题材、体裁的多样性,所选文章内容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感,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
完形填空题是一篇夹叙夹议的短文。以一对夫妻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引出“人要学会有耐心”这一主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短文难度略高于去年。全文20个小题中有半数需要考生逾越句子层面理解和推断;按词类分,文章设空的词均为实词,其中半数以上涉及对名词与动词的考查。本题能充分反映出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阅读理解题选取了6个语篇,分别涉及人物介绍、科幻、广告、新闻调查以及家庭教育等主题,现代气息浓厚,话题覆盖面较广,主要考查“考试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等阅读能力。
单词拼写题不仅考查考生基础词汇的掌握,而且涉及了基本词法和句法知识,有些单词需要考生在语境中加以考虑。考查的10个单词中,有5个名词(其中4个为不可数名词),3个动词,2个形容词。
短文改错题的语言材料信息量不大,情节较为简单,试题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个别小题仍有一定难度,能较好地保证本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李冬梅
杭州市高级中学 吴萍
桐乡市教育局教研室 葛炳芳
理综 体现学科特点
物理部分
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试题的知识点分布与去年基本相同,整卷不偏、不怪,不刻意追求情景新颖,注重试卷的检测与评价功能,试卷难度适合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
1、突出了用“力和运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用“力和运动观点”、“能量观点”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科的基本方法,今年更注重的是“力和运动观点”,整卷占50多分,体现了命题更注重基础性。
2、注重联系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
如题16、17和23都有一定的科技背景,题24有生产实践背景。
化学部分
试题陌生度不大,没有过易或过难的试题,着重考核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试题重视了学科思想和化学用语的考查,突出了学科特点。
增加了物质结构等相关内容的考查比例,突出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同时全卷要求考生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达11个,总计33分,所占的比重比往年明显加大。
2、试题设计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融合。
第27题是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结合,第28题是化学实验知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合,第29题在考核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时,有效地将化学计算、实验设计方案的考核有机地融合在其中。
生物部分
1、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不但考查了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着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主干知识中,注重对现代生物学成就的渗透。
2、注重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的考查。
例如,今年的第2题,第4题等,通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给出相关生物学信息,要求学生分析、运用文字和图表中蕴藏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的转换,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能仔细、认真审题,完整地把握试题提供的信息。
浙江省教研室、中学特级教师梁旭宁波效实中学、中学特级教师 邬志林
浙江省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韩颖杭州学军中学、中学特级教师 任学宝
浙江省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施忆杭州第二中学、中学特级教师 顾来
文综 突出能力考查
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地理学科试题均以图表形式呈现信息,如第6~8题考查对表格信息的处理能力、第36题考查对区域分布图和数据统计图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试题间的信息关联度增强,前一题的判断结果成为后一题解题的关键信息。解读史料和历史地图并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是历史学科的重要能力,如第37题对中华文明发展史、第20题对普法战争图、第39题对两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分布图的考查,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第38题(1)小题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的解读能力,图表的设计不同于往年,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第1~2题、第9~11题、第39题需要分别调动和运用“我国三大谷物的分布特点”、“哈尔滨的纬度”、“城市主要区位因素”等知识;第13、23题都需要将相关历史知识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第28~31题考查了知识迁移能力,尤其是第24、25题以活泼的趣味智力测试形式出现,考查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如第36、39题分别考查了对“地表环境特点”、城市区位特点、城市共同地理因素的表述和阐释能力,第37题考查了“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和内容概述能力,第38题考查了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阐述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3~5题“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气温关系”和第36题(4)小题“沙尘暴的季节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原因”,考查了考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第37题(4)小题“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考查了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嘉兴高级中学、政治特级教师李兆田
宁海中学、政治特级教师陈方梁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部主任 周百鸣
嘉兴教育研究院、历史高级教师 戴加平
省教育厅教研室、地理特级教师 李小冬
绍兴市教研室、地理高级教师 汤国荣
(记者陈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