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唐锡尔(右)在查看患者病历。(记者 丁安 摄)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蒋炜宁) 6月的太阳炙烤着宁波的清晨。日历翻到了2006年6月20日,离退休的日期还有10天。早晨7时许,市传染病医院妇儿肝科的病区里准时出现了一个大家熟悉的身影:瘦高个子,微驼的背,谦和的脸上透着淡淡的笑,厚镜片背后一双眼睛透着慈爱。他就是今年5月30日被市卫生局授予“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称号、今年65岁的该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唐锡尔。
44年行医路,他从一名中专毕业风华正茂的青年成长为两鬓斑白的医学专家;44年行医路,始终如一的是:待病人如自己的亲人。市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共产党员、市特级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一本本大红证书见证了他行医生涯的辛劳,更是对他一心为病人的默默赞许。
同时,唐锡尔也创造了一个奇迹———20多年前,两次大手术,脾全被切除,被劝赶紧“病退”的他重返挚爱的医生岗位,转眼又快20年;至今,房颤、血尿、少量腹水仍伴着他,每天他还神采奕奕地查房、坐诊,看书至深夜。病区的加班记录上写着:唐锡尔,两年半来已累计144天节假日没有休息。
“病人就是我的亲人”
从4天4夜的昏迷中醒来,二病区41床的孙阿姨第一句话就是:“唐医生,侬又救了我一次。”一周前,她因肝硬化引发胃肠道大出血。房间里各种仪器摆得没有落脚的地方,手脚上全是挂针。家里都想着给她准备后事。唐医生指导主管医师全力抢救。更令孙阿姨女儿小吴感动的是:前天,妈妈下身又出血了。妈妈心疼钱,就不想去做检查,故意对唐医生说女儿不在没人扶着去。没想到,唐医生亲自扶着她上楼做了检查。
作为科室主任,他对两个病区里的90多位病人的病情了如指掌。搭脉、腹部触诊、询问饮食起居,每天查房,他一个个病人细细问诊;每天下班前总要再去看一遍重病人,才放心离开。
这位舟山六横的农家子弟,也曾是一位慢性肝炎患者。脾肿大,肝腹水,大出血,上世纪80年代,唐锡尔两次病危,也是医生将他从死亡线上救回。特殊的经历使他与病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每周两个半天的门诊,他不喝一口水,将吃饭时间拖到下午1时后,有时中餐就喝一杯加麦片的牛奶,为的是省下时间多看几个病人。由于他长期憋尿诱发尿路感染,同事劝他给自己留几分钟,他笑笑,吃点药,依然如故。加号、拖班是常事;家中的饭菜总是热了又热。
16年前的秋天,全力支持他工作的妻子因动脊柱手术在上海住院。妻子心想,这回总该好好地陪她几天吧。可是,当她被推出手术室时,等在门外的只有她哥哥。哥哥告诉她,唐锡尔已回宁波。顿时,她满腹委屈化作了涟涟的泪水。事后,夫妻俩就此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医院离了你就不行吗?”“一天见不到病人,我心里发慌。有哥哥照顾你,我放心。”
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宁海黄坛送来一位患重症肝炎加肾功能衰竭的残疾女病人。家人以生活困难为由,表示要放弃治疗。唐锡尔与病人丈夫据理力争,可病人的丈夫竟甩手而去。唐锡尔和同事们为挽救患者的生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全力抢救并整夜守候,为她付伙食费、买营养品、垫付医药费……病人终于获救了。当患者的丈夫赶来接她出院时,内疚的他差点下跪,“你们比亲人还要亲啊!”
从中专生到医学专家
有位病人自我感觉上腹部胀闷不适,B超复查为慢性肝病,胃镜检查、肝炎病毒指标测定等均未见异常,只是转氨酶中度升高。几家大医院的诊断都是脂肪肝。然而,唐锡尔却动员病人做肝脏穿刺活检。
“分化良好、形态近似正常细胞的肝细胞癌”,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出具的结论证实了唐锡尔最初的猜测,也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唐锡尔有一双识别疾病的“慧眼”,他总能敏锐地抓出与肝病症状类似的疑难杂症。这得益于他42年来对医学孜孜以求的钻研和扎实的临床积累。
上世纪60年代初,唐锡尔以全优成绩从舟山卫校毕业分配到了当时位于奉化溪口的市疗养院。同事们发现,这个瘦高个的小伙子特爱看书,特顶真,常为了一个医学问题查资料到深夜。随后,唐锡尔又干过化验,做过影像,还当过外科医生。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像一行。多岗位锻炼为他日后准确诊断肝病打下了全面、扎实的基础。
靠着一个收音机,他自学英语;一有空就看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科的书都看。他家的书房里,柜子里,桌上,地上厚厚摞着的全是医学书。
行医44年,唐锡尔先后撰写的30余篇论文在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带队开展的乙型肝炎基因突变研究,获省医学科技创新二等奖。
“攻不破的堡垒”
唐锡尔有个雅号,叫“攻不破的堡垒”。这说的是他不收病人的礼,更别提红包、回扣了。
记者采访时亲眼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两名经唐医生治疗过的病人从慈溪赶来,送上了两筐从自家树上摘来的杨梅。唐医生再三推托无效,最后只好把杨梅按市价折成钱,塞到病人手里。这在记者看来有违人之常情的事,在唐医生的同事眼中早已司空见惯。妇儿肝科病区的护士韩颐闻给记者讲了她早年亲身经历过的两筐杨梅的故事。
12年前的一天,病友送来了两大筐杨梅。当时,唐锡尔正在外开会。病区的医务人员见天热,怕杨梅变质,于是就分而食之。第二天,唐锡尔获悉后,先找到病人付清杨梅款。然后在科室会议上批评了这种作法。他说,“今天我们不介意吃病人送的杨梅,明天就会有病人送其他的礼物。再往后,病人间就会攀比,不正之风就会愈演愈烈。”他要求大家廉洁行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一次,一位病人出于感激连续三次送红包给唐锡尔,都被婉言谢绝。那位病人找到市传染病医院党办,连连称赞唐锡尔医德双馨,并说“找到这样的医生看病,真是病人的福气”。
唐锡尔常说:“是众多病人的信任造就了医生。所以,我们每天都要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至今,这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的家只有77平方米,朴素整洁,没有一件豪华电器。
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撒下一地斑驳的金黄。下午5时半,唐锡尔又步履匆匆地迈进病区,多年养成的老习惯—————下班前再看望一下重病号。询问饮食起居、药物反应、触诊、叮嘱注意事项……不知不觉中,华灯初上,时针指向晚上7时,他才骑上电瓶车汇入滚滚人流……
让信仰照亮人生
本报评论员
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一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唐锡尔。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新时代弘扬了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展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风采。唐锡尔医生无愧于这一光荣称号。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唐锡尔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4年行医路,他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成长为两鬓斑白的医学专家,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待病人如自己的亲人。他对病区里的每位病人了如指掌,搭脉、触诊、询问饮食起居,每天下班前还要再去看一遍重病人;他带着经两次大手术脾全切除的身躯,不顾房颤、血尿、少量腹水,依然加班加点;他亲自扶着病人上楼做检查,甚至为病人付伙食费,买营养品,垫付医药费,整夜守候……
“医院离了你就不行了吗?”妻子的提问令人心酸,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只有视病人如亲人,视事业如生命,怀着为信仰奉献一生的人,才会自觉自愿地贡献他的全部,而从不计较名利得失。
作为一个医生,唐锡尔对医术精益求精。同事认为他有一双识别疾病的“慧眼”,他总能敏锐地抓出疑难杂症。从一名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学专家,44年来,他对医学孜孜以求的钻研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才造就他的“慧眼”。“做名合格的医生,要一辈子学习,这样才能从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中鉴别出病情来,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唐锡尔朴素的话语里蕴藏着无悔的追求,散发出永不磨灭的动人光彩。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唐锡尔医生?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只有从坚定的信仰出发,才能形成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唐锡尔医生被称为“攻不下的堡垒”,他连病人的一筐杨梅也坚持不收,更别提红包、回扣了。
唐锡尔医生是新时代又一个实践了白求恩精神的典范。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向唐锡尔医生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学习他崇尚科学、团结互助的精神,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学习他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精神,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