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永葆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稿源:  | 2006-06-28 08:25:57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唐慧卿)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和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制度成果。

  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委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实际出发,确定了27项整改措施作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此后,市委按照“梳理现有制度修订完善一批,贯彻中央文件精神配套落实一批,结合宁波实际探索创新一批”的要求,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2006-2010年规划、加强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党员服务咨询中心建设、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等6个制度文件。

  各级党组织也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一批长效制度,确保先进性教育产生更加持久长远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从提高党员素质入手,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机制

  为加快培养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党员队伍,我市制定了《宁波市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关于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全市各级各类干部每年有五分之一得到培训,其中市本级每年培训县局级领导干部500名,全市每年培训处级干部800名,五年内市委党校培训中青年干部300名、每年培训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领导干部80名。每个处级以下公务员每年学习培训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2天;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同时,还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作形势报告等做法,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将选派机关后备干部到艰苦环境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举措,长期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我市全面推行机关党员“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和学时学分制度,探索建立党员学习培训量化考核办法。整合各级党校和建立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站)等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党员教育培训网络体系。

  从密切党群关系入手,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群众机制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部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不紧密、服务不明显的现状,市委制定了《关于做好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制度。

  全面推行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农技“110”等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拓宽服务途径,优化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事。

  普遍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责任区”等,推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群众评议机制,促进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

  如鄞州区委不断完善干部队伍转变作风的优化机制,全区各镇乡(街道)普遍建立了班子成员包片联点、定期接访、镇乡(街道)领导干部与村主要干部谈心谈话、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任职和汇报考核等工作制度。还组织开展了以“局联镇、科室联村、党员联农户”为主要内容的“三联”活动和“真情送服务,合力助三农”主题实践活动,健全机关回馈农村的服务机制。

  从帮助解决困难入手,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

  党的凝聚力从何而来?在于党对党员的真切关怀。近年来,市委把党员咨询服务中心作为关心爱护党员的重要平台。全市建立了717个遍布城乡的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站),加大了对贫困、下岗党员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了党员帮困互助基金,开展结对帮扶和走访慰问活动,同时加强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拓宽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决策的渠道,有效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各县(市)区纷纷探索党内关爱的机制,让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如江北区从细微处着手,建起“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的长效工作机制,温暖了每一个党员的心。去年,江北区委组织部围绕人文关怀,从节日问候着手,筑起心灵沟通平台。同时,各级党组织还组织近万名党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党员健康档案,为重点对象建立长效的健康服务制度。

  从规范党员行为入手,建立健全党员监督管理机制

  我市各级党组织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量化考核标准,提高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立党内组织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推行组织生活会群众旁听制,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探索建立党建工作结对共建机制,机关党支部书记与农村、社区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如,象山创造性地将企业内部管理中使用的“TQ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运用在教育实践中,坚持“全员参加、全过程学习、全过程控制和全方位评估”,对教育活动的时间、内容、人数等进行了量化考核。全县各单位还聘请群众监督员1700人,对先进性教育进行有效监督。

【编辑: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