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蒋炜宁)昨天,本网刊发了通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记共产党员、市传染病医院妇儿肝科主任唐锡尔》。唐锡尔的同事和经他治疗的患者纷纷打来电话,讲述“唐劳模”的感人事迹,表达敬佩之情。他给病人送“红包”
“唐医生从不收病人红包,反倒给病人送过不少‘红包’。”昨天,病区里的几位护士讲述了其中的一例。
前年,海宁的一位姑娘肝功能衰竭,她在多家医院治疗过,仍不见好转。后来辗转求医到宁波,找到市传染病医院唐锡尔医生。在唐锡尔的精心治疗下,姑娘脸上有了些许血色。细心的唐锡尔发现,姑娘每次付医疗费总要拖上几天。几次探问,得知姑娘家境贫寒。
于是,唐锡尔悄悄地为她垫付了余下的几项检测费用,还亲自打车把几个检测项目送到上级医院化验,查清病因。在随后三个月的对症治疗中,唐锡尔还掏钱替她买了饭菜票,送上营养品。同事眼中的“活字典”
在市传染病医院,唐锡尔还有一个雅号———“活字典”。妇儿肝科病区的邓勤智医生说起唐锡尔的好记性,露出佩服的神色。上月,他与几名同事参加医师资格晋职考试。复习时,大家遇到一个很生僻、很少见的消化科问题。作为肝病专科医生,记不清这个少见的疾病,也在情理之中。
“看看唐主任能否答上来?”几个年轻人随意地问了一声在旁写病历的唐锡尔。没想到得到的答案竟与书上写的一模一样。“可这种病在砖头厚的大内科全书上也只有短短六七行字!”用药吝啬的名医生
唐锡尔对病人极端负责、认真,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肝病患者往往家境贫寒,开销又大,唐锡尔开处方,做检查,总要再三斟酌,尽量不让病人花一分冤枉钱。
27岁的张健在上海经商,是一名慢性肝病患者。每隔两个月,他就要到唐医生那里看门诊配药。为什么放着上海的大医院不去,非要舍近求远呢?他说:“我患肝病有七八年了,杭州、沈阳、内蒙古等地我都去过。每次配个把月的药就要花掉成千上万元,病情还不见好转。在病友介绍下,我找到了唐医生。两年来,所有指标都转阴了。”
每次问诊,唐医生总会问病人家庭条件咋样,尽量用些价格相对低廉、疗效又不错的药。张健说:“这趟,他给我配了9瓶护肝药,一共花了400多元,够吃两个月。就这样,他还替我心疼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