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一直悬而未决的“套型建筑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实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的谜团昨日解开———建设部出台了《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对新建住房结构比例和套型面积提出具体意见。
记者昨天从市建委了解到,宁波尚未收到建设部该份文件,至于本地何时出台与此前国家九部委房产新政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仍在研讨,最终需待市政府批复后才能出台。而本地开发商则近乎一致地表示,相比该消息,他们更关注的是本地将会据此出台怎样的实施细则———这会更直接地关系到甬城楼市今后的住房供应结构。
开发商:还要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
相比于当初概念界定相对模糊的国家九部委房产新政,此次被披露的建设部住房结构调控细则显然更为具体化,但本地开发商还是认为,这些细则落实到宁波后该如何操作,还是不够具体明确,现在还不到说“一切都明朗”的时候。
具体而言,被开发商认为最为模糊的是“70%比例”如何确定的问题。百隆房产总经理谢耀生表示,“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必须占到城市年度总开发量的70%以上”的要求,目前来看如要可操作至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年度开发总量中,是要包括已卖出而未开发的土地产生的开发量,还是仅统计接下来新卖出土地产生的开发量?其二,“城市”是指全大市,还是仅指市三区或市四区更或是市六区?这两个问题如何确定,不但关系到开发商的开发行为,更直接关系到市区居民能否早日买到、在何区域能买到、能买到多少90平方米以下的房源,进而影响购房者目前的购房决定及未来的预期———即影响甬城楼市的走向。
调控细则将如何影响楼市相关群体行为
就房地产市场而言,其利益群体至少有政府部门、开发商和购房者三类。本地一位大型房地产企业总经理认为,这三方群体接下来的行为均将因此可能有新的动向。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为保证“70%比例”的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供应,规划、国土等部门将会在新的土地推出之前,对土地的规划设计要求如套型大小、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作出更细致的规定,对土地开始开发前的楼盘规划审批也将更加严格。此外,政府经济适用房的开发量也有可能增大。
开发商群体可分为两部分:已拿地而未开发的及准备拿地的。对于前者,如果政策确实规定“对于6月1日前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套型结构调整与否可由地方自定”,则其压力将大大减轻。据记者了解,在此规定未被明确前,市中心区域的几个已领取规划许可证但未领出施工许可证的楼盘,开发进度基本陷于停滞。一外资房地产企业人士称,过去一个月里,由此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单资金利息就已高达500多万元。而对于后者,调控细则出台后其拿地行为将更趋理性,部分资金实力、开发能力及市场分析能力不强的中小开发商甚至可能选择退出市场。
对于购房者而言,业界人士认为可读出两方面信息:一是今后90平方米以下的房源供应量肯定会增加,但受制于楼盘开发周期,该类房源的大量面市可能要在2年以后;二是此前“大面积房源将日益稀缺”的预言,可能会出现在郊远地区,但市中心区域今后可能全是大面积房源———前提是“70%比例”确实是按城市年度开发总量来确定,而不是按单个楼盘来确定。(记者程旭辉/文龚国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