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唐锡尔“过分”吗?
稿源:  | 2006-07-17 07:49:47

  □张弓

  中国宁波网讯 唐锡尔的事迹报道后,人们普遍叫好,认为唐锡尔确实是一个好人、好医生、好党员;都期望像唐锡尔这样的医生多些再多些。但是也有一些不同声音,其中比较刺耳的,是说“唐锡尔的表现有点‘左’”。

  用“左”、右这样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词来形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在公开场合已很少见,但私下里还是偶有所闻。“左”,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过分;右,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及。说唐锡尔“左”,大概是指他的行为有些“过分”。

  评说唐锡尔有点“左”的人,并没有说出他究竟“左”在哪里,但我们不妨猜测一下,唐锡尔的哪些行为有可能被某些人感觉“过分”。

  最容易让某些人觉得“过分”的,可能是唐锡尔的“不近人情”。来自慈溪的一位病人,为了感谢唐锡尔的精心治疗,送来从自家树上摘来的一筐杨梅,唐锡尔推托无效,最后按市价折成钱塞到病人手里。一次,唐锡尔外出开会,又有病人送来杨梅,病区的医生、护士怕放久了杨梅会变质,就分分吃了。唐锡尔知道了此事,先找到病人付清杨梅款,又在科室会议上批评了这种行为。还有一次天热,病人吃棒冰时也给医生们每人送了一支。唐锡尔又向病人付了钱。

  在某些人看来,不收红包、不收回扣、不收贵重礼物,也就罢了,一筐杨梅、一支棒冰,值几个钱,也要拒收,太不近人情了。可是唐锡尔却说:“如果我们今天不介意吃病人一根棒冰,那么明天其他病人也会去买,再以后,病人之间会互相攀比,看谁买给医务人员的东西贵重,没有买的病人就会想,我会不会受到医生的歧视?所以,医务人员的自律要从小事做起。”唐锡尔的想法很实在。向医务人员或别的什么人送礼的歪风,不就是在“一点小意思不好拒绝”的借口之下,一步步刮起来的?

  也容易让人觉得“过分”的,可能是唐锡尔的“太近人情”。代家境困难的病人付医药费的事,唐锡尔做过不少。他给一位肝功能衰退的新昌小伙代付过医药费,小伙子出院后几次向唐医生还钱都没有还成,小伙子的父亲实在感到过意不去,背来了一袋自家种的花生,也被唐锡尔谢绝了。他为一位肝功能衰竭的海宁姑娘不仅代付过医药费,还掏钱为她买了饭菜票、营养品。平时为家属不在的病人做些护理工作,也是经常的事。

  在某些人看来,不收病人的杨梅、棒冰也就罢了,还要掏钱为他们付医药费、饭菜费甚至营养品,还去做那些病人家属、护工应该做的事,就“太近人情”了。可是,唐锡尔却认为,“行医就是行善,病人遇到困难,如一时缺钱,暂时无人照料,哪怕是端饭倒茶洗痰盂抬担架等,都应该为他们分担,不管病人是富是穷,性格暴躁还是温良,熟悉还是不熟悉,都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能因为钱而误事,人命是最重要的啊!”唐锡尔的话很实在,医生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只有把病人的生命、而不是别的什么摆在第一位,才能做一个好医生。

  对同一个人、同一种行为,之所以出现如此明显不同的评价,根源在于度量的标准不相同。如果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为标准,唐锡尔做的确实是他所“应该做的”;如果以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以医疗界盛行的潜规则,以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为参照系,那么,唐锡尔的确“过分”了,他“过分”得给其他医务人员带来了“压力”,“过分”得使那些无良医生相形见绌、无地自容。

  唐锡尔是否“过分”,是有公论。而出现在其周围的“过分论”,更需要重视。因为它是道德观、价值观下滑的直接反映。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