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邓少华何英杰实习生许蕾
中国宁波网讯 “中提升”是指包括6个区的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建设品位,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宁波一直不输,在众多榜单中都靠前,是二线城市中的佼佼者。”今年7月出版的《新周刊》杂志,以宁波为样本解读了中国二线城市正在向一线阵营冲刺。
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宁波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正如《新周刊》文章所言,宁波等二线城市的强项是:拥有区域品牌,少数几个产业占有龙头地位;市场意识较强。弱势是:服务业普遍弱于制造业,在国际会展赛事、国际企业地区总部等方面多有欠缺,没有搭建好辐射力强的商务平台等。文章认为,宁波入围一线城市的潜质不凡。
事实上,宁波正面临着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杭甬客运专线的规划建设以及空港对外籍飞机的开放,宁波将从交通末端向区域性交通枢纽转变。正因为如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中提升”战略的重大决策,并提出了“一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目标,全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中提升”:一脉相承的决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宁波“十一五”时期“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其中“中提升”是核心,是宁波能否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也是推动“北联”和“南统筹”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
“中提升”顾名思义就是包括6个区的中心城区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建设品位,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回顾宁波的城市发展走过的路,人们自然会想到1994年。那一年,市第八次党代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的提出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原因是当时的宁波道路狭窄,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于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征途从“路”开始,实施了以“打通干道、疏通卡口”为重点的道路建设工程,拉开了宁波第一轮城市建设时期。到1997年,中山路、药行街、人民路、解放路、柳汀立交桥等骨干路网相继改造建设完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道路筋脉顺畅后,我市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速,但很快又遭遇到了市区规模偏小的“瓶颈”。1998年至2002年,城市建设进入了拉开框架、绿化美化的第二个阶段。从2003年至今是第三轮城市建设时期,主要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着力推进东部新城、北仑新区、镇海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块建设。
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宁波中心城市面积从原来的1033平方公里增加到256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从134平方公里扩展到224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当大家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感到自豪时,我们发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仅有这些“外壳”还不够,更需要完善的城市功能作为内核。以完善城市功能为核心的“中提升”战略,正是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一脉相承的决策。
“中提升”:科学发展的平台
一个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靠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强有力的支撑,城市将失去生机和活力,谈不上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产业的衰退,就意味着城市将趋于“空壳化”。从我市产业发展历程看,工业这只“手”一直比较硬,临港工业和传统优势工业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但另一只“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则比较软。不仅体现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过低,而且体现在服务业中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去年全市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9.4%,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70%以上和发展中国家45%左右的平均水平,与杭州、厦门、大连等同类城市也有不少差距。
从内部结构来看,服务业主体还停留在传统的消费者服务,如餐饮、商贸、批发零售等层面,信息通讯、金融保险、物流、中介咨询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与港口开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没有明显突破,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当前,随着市场、环境以及能源、资源等要素制约的加剧和城市空间布局的限制,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上,势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提高集约化、集群化水平为重点,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服务业则是今后城市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中提升”战略,说到底取决于产业的集约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我市发展服务业的突破口在哪里?答案就在中心城市。拥有天然良港的宁波,发展服务业有着独特的优势。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往往成为一个区域的贸易中心。依托港口,加快提升中心城区为港口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时不我待。实施“中提升”战略,就是为了加快培育现代物流、金融结算、国际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完善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实现无限发展,成为科学发展的平台。
“中提升”:都市经济圈的“发动机”
跨入21世纪,城市竞争已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内容。中心城区是城市功能的主要承托,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而大都市圈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区域内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自由组合和快速流动,聚合形成的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近年来,国际、国内区域发展和经济合作中大都市圈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都市经济圈中,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占据核心地位,对周边区域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宁波要真正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培育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势,增强辐射能力,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打造宁波都市经济圈的“发动机”。
目前从宁波中心城区的功能作用来看,存在两大缺陷:一是中心城区的“经济蛋糕”做得不大。去年,市本级生产总值的比重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左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这些年,宁波市经济总量之所以在同类城市中排位比较靠前,得益于县(市)的经济总量较大。如果单纯按照中心城市经济进行比较,宁波与深圳等基本上以城市经济为主体的城市相比,差距就更加明显。二是城市功能的培育和完善还停留在浅层次上,中心城区在集聚产业、吸纳人才、服务带动周边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强。由于长期以来行政区划分割的限制和旧的城市发展理念影响,各区域、中心城区各区块在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各自为政,造成各区发展规划往往小而全,产业发展“低、小、散”,各类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了中心城区整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首先要做大中心城市的“经济蛋糕”,同时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通过统筹规划港、桥、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和污水、垃圾处理系统,不断健全中心城区的功能,促进中心城区各组成区块融合发展、协调发展,从而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使中心城区真正成为宁波都市经济圈发展的强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