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镇海区区长马卫光谈“中提升”
稿源:  | 2006-08-03 07:36:56

  中国宁波网讯(记者邓少华镇海记者站孙大海徐志明)撤销三个公路收费站,尽管花了两亿元的代价,但在镇海区区长马卫光看来,它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止两亿。“收费站有如一道篱笆,在一定程度上使镇海与老三区之间产生了隔阂,因此,镇海贯彻实施‘中提升’战略,首先就从拆‘篱笆’做起。”马卫光昨天接受记者访谈时,话题从融合说起。

  记者:融合主要体现在哪里?

  马卫光:一是理念融合,把镇海置身于6个中心城区的重要一员位置上,在“中提升”中强化功能个性;二是公建融合,主动对接全市性的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市、区联动,共建共享;三是产业融合,突出优势,合理分工,成为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生产性物流服务业和石化、机电产业的重点集聚区;四是人口融合,促进人口在都市范围内双向流动。

  记者:融合相对而言比较宏观,从微观角度看,镇海的具体实践是什么?

  马卫光:发展一离不开产业,二离不开空间。实施“中提升”战略中,镇海提出了“两中心一基地”的发展思路,即建设以镇海新城区为依托的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以镇海老城区为依托的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和以宁波化工区为依托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可以这么说,实施“中提升”是全市的大战略,建设“两中心一基地”是镇海借机遇、谋发展的小战略,这两个战略互为依托与支撑。

  记者:我们注意到,“两中心”实质上就是新城和老城,开发新城会不会削弱老城?

  马卫光:我首先想说明的是,开发建设新城,不能简单理解成为行政中心的搬迁。新城的定位是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因为随着城市的“扩容”,必将带动人流、商流从传统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进行梯度转移,这种“溢出效应”给镇海新城带来了发展机遇,不仅是高新产业集聚地、交通运输枢纽地,更会是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现代居住区。

  老城区则要充分利用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强化文化功能,在行政服务功能上做“减法”,在商务商贸、文化功能上做“加法”,通过一“加”一“减”提升老城区功能。因此,开发新城与提升老城不仅没有矛盾,而且相得益彰、互动发展。

  记者:开发新城和提升老城有哪些具体设想和动作?

  马卫光:新城主要建设商贸商务集聚区、宁波北部客运中心、高教区等八大功能区,老城区则以宁镇路物流商务区、沿江休闲区、历史文化旅游区等六大功能区为主。目前,新城老城都显示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奔野拖拉机、埃美柯、东方百隆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已经落户新城,沿江路的高档商贸商务及居住区正在成为老城的新地标。

【编辑:王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