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饰黄燕敏辛婉君
“缘分让我们相识相爱,夫妻情分让我选择了15年无怨无悔地付出”。这是镇海招宝山街道西门社区一名普通妇女吴赛娟,守护遭遇车祸的丈夫15年后的深情表白。
事情得追溯到1992年4月11日,浦十七房路沿郑村的农妇吴赛娟,突然被告知丈夫鲁培国和胞兄在湖州遇上了车祸。吴赛娟赶到当地长兴医院时,见到出门前还活生生的丈夫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顿感撕心裂肺的痛苦。
经过医生的积极抢救,24小时后,鲁培国慢慢醒了过来。此后整整六个月,她一个人留在医院照顾还没脱离危险期的丈夫。由于劳累,吴赛娟的腿肿胀起来,连走路都困难,但她始终咬牙守在丈夫的病床前。当时鲁培国下肢失去知觉,常常大小便失禁,她每天必须像照料婴儿一样照顾丈夫。在她的细心照料下,鲁培国终于渡过了危险期。
几年间,她陪着伤残的丈夫,辗转于奉化、湖州、上海的大医院之间。在经历过几次大手术后,鲁培国的情况有了一丝好转,原本僵硬的双手慢慢松开了,但医生的诊断同样也是无情的,鲁培国因车祸损伤了脊椎,再也不可能站起来,必须终身与轮椅为伴了。
丈夫虽然回家了,却变得意志消沉,冒出想轻生和离婚的话来。肇事单位赔付的伤残金在求医时几乎用完,吴赛娟又从村办企业失业,经济日益窘迫。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身上:幼小的孩子,年迈的公婆,伤残的丈夫都需要照顾。村民都悄悄议论她会再婚走人,但她硬是用瘦弱的肩膀把家支撑了起来。
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等丈夫的病情稍稍稳定了点,她就到镇海的一家点心店做临时工,月工资700元。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把丈夫背下楼,准备好他一天的吃用,然后在六时前赶到镇海做工。一直忙到晚上,再坐末班车回家做饭。为了维持这个家,她就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陀螺,拼命地干着,有时还要忍受很多的委屈。她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2000年8月,吴赛娟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将老屋卖掉,另外凑了些钱,从浦迁居到了招宝山街道西门社区。40多平方米的小屋每天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丈夫身上也没有久瘫残疾人常有的异味。15年里,不断有人为吴赛娟介绍再婚对象,每次她都没有考虑就拒绝了。
经过多年的细心照顾,鲁培国的身体恢复了部分机能,不仅能坐在轮椅上,还能为自己煮饭烧菜。在记者采访时,鲁培国动情地说:“没有我老婆,这个家早散了,她为这个家实在付出得太多了。”而吴赛娟微笑着,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她的丈夫……
社区干部给予了吴赛娟一定的照顾,替她们一家落实了帮扶结对措施,赠送康复器材。社区包点干部日常很注意嘘寒问暖,还找人背鲁培国到楼下散心。吴赛娟说,社区干部像自己的亲姐妹一样。
诗经云:“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祝这对历经磨难的夫妻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