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左)在和客户交流。记者王增芳摄
中国宁波网讯 张志伟是个爱折腾的人,每次创业差不多都是7年,有所成之后就想换个方向发展。从最初创业时仅有一双手加一身技术,到最近一次创业150万元的投入,他的财富像他的理想一样越滚越大。
第一次创业
吃上技术饭掘来首桶金
张志伟是鄞州人,1980年考上了一所机械工程学校。3年后,他被分配到了福明的一家国有企业。之后4年平平淡淡,但张志伟是一个不甘心拿死工资的人,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路。1987年,机会来了。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张志伟搞起了项目承包,干起了机器修复的活。
说起当年的第一笔生意,张志伟仍然眉飞色舞:“修轧钢机的轴承,就两个小时,赚了500元钱,那比现在赚10万元都让我激动啊。除去给厂里的分成,以及一些材料成本,我净赚300多元。我那时候的薪水也就50多元。”创业为他带来了远远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收入,第一年他大约赚到了1.5万元,后几年能达到五六万,最多的时候有近10万元。
第二次创业
另起炉灶卖摩托车配件
承包所得的收入很稳定,可张志伟觉得发展空间太小,他需要开创新事业来满足创业的热情。1994年,他看到市场上兴起开摩托车,认定经营摩托车配件大有市场。说干就干,他把这些年赚到的40万元,加上借来的10万,租了店面,将摩托车配件批发店开起来了。而维修机器的承包项目他委托了一个亲戚去做,“这样那里还有点收入,心里有点底。”
为了在批发店中脱颖而出,张志伟想了不少办法。其中有些还与现在一些大卖场的作法很相似:“比如说10种产品,其中3种产品我不赚钱,进价出货,另外7种我赚一点。暴利都是暂时的,坑人顶多也就是一次生意,所以我绝对不把仿货说成是正品,也不对不知道行情的客户报虚高的价格。只有诚信,才能把事业做大,把品牌打出来!”
第一年,由于经验不足,他亏了点钱。第二年,他的店迁到了灵桥附近,生意也好了起来。一年有数十万的收入,多的时候有上百万。
第三次创业
独辟蹊径开办保险超市
差不多又是7年之后的2000年,张志伟又开始考虑转行了。是不是七年之痒使他厌倦?他的回答是,他想找一个适合长远发展的事业,“很多行业是有周期性的,你做一阵子赚点钱可以,但一辈子都做不可能。”
2002年,张志伟又一次从报纸上得到了启示,做保险代理商。这又是一个跟他之前的经历完全不沾边的行业,但是已经经历过一次跨行业发展的张志伟一点不担心。经过1年的准备,2003年7月,张志伟以150万元的投资成立了一家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不过这一次创业比上两次要困难得多。直到3年后的今天,他的代理公司还没有盈利。幸好交给妻子经营的摩托车配件生意仍有稳定的收入,妻子对他的事业也很支持。
不过张志伟对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因为这是一个新的行业,所以走起来会比成熟的行业要曲折,我不知道还要多少时间才会成功,但是这个行业是我认定的下半辈子都要做的,只要坚持,肯定会得到收获。现在我的公司里有正式员工近20人,收支也已经可以平衡了。”
如今,张志伟正在走出这次创业中关键的一步,他的保险超市已进入试营业状态。“我的设想是,搞一个保险产品的大卖场,卖各家公司的各种产品。消费者可以在这里随意挑选,对导购员来说,卖任何产品得到的收益都是一样的,所以会比较客观地向客户推荐,而客户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后,就会对我们的保险超市产生信任。”
□记者点评
创业的激情与决心,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张志伟不安分地从一个行业跳到另外一个行业,也使他从小康跳到了富足的生活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次创业的转换之间,他都安排了一些过渡性的步骤,使新的事业在起步阶段不会对家庭生活产生不安定的影响,使之能放手一搏。记者周静实习生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