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雪樵老先生每天最舒心的事情就是钻研瓷茶盘。
中国宁波网讯 现在,家住孝闻街的68岁的张雪樵老先生每天最舒心的时候,就是擦拭他花了17年心血收集到的逾500件瓷器品了。“收藏瓷质茶盘,我敢说我是宁波第一人。”昨天,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退休前曾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他向记者娓娓道出了他17年的搜宝经历。
走进他的家里,仿佛走进了一个瓷器的世界:从客厅到卧室、从茶几到地板,能放东西的地方几乎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瓷器。在其中,张老先生特别引以为豪的是,书房里放着的200多件清末民初时期的瓷质茶盘。这些茶盘最小的直径大概为15厘米,最大的直径为45厘米,圆形、方形、六角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荷叶形、腰子形、曲边形,各种形状应有尽有;并绘有人物、花鸟、风景、鱼草等,色彩有纷彩、五彩、珐琅彩,几乎包含了民国彩瓷的各种色彩和手艺。
张老先生收藏瓷器,纯属偶然。1989年时,他家附近就是花鸟市场。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张老先生养成了平时没事时就到花鸟市场转悠的习惯。渐渐地,张老先生也看出了一些收藏的门道,因为手头没多少钱,想收藏字画肯定吃不消,于是他便转向收藏当时市场上最不让人看好的瓷质茶盘。他觉得这些茶盘既然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信息,而且正渐渐被淡出人们的视线,未来就一定会体现它的价值来,所以张老先生就下定决心收藏瓷质茶具,尤其看好瓷质茶盘。为了能收藏到质优价低的茶盘,当初他还跟一些茶盘收购商协商,协议价回收他们从乡下收购来的茶盘,到现在已收藏了200多件茶盘。
“我的第一个藏品就是这个,当时可是花了我30元钱。幸好老伴还比较支持,不然我肯定没法搞下去啊。”张老先生指着一个茶盘,又看看老伴,脸上笑成了一朵花。不过让张老先生更开心的是,这些他当时花了三四十元买进的宝贝,现在增值少则几倍,多达数十倍。
据张老先生考证,在清末民国初时期,茶盘常当作礼品赠送亲朋好友。以前百姓的生活条件普遍不好,亲戚朋友办喜事了,大家都要赠送礼物,贵的买不起,一个茶盘大家还是买得起的,所以,将茶盘作为馈赠礼品在清末民国初比较流行。(张寅/文徐佳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