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有钱才好办事”。鹿亭乡积极寻找村集体经济发展增长点,逐步实现了从过去“输血”式的外部扶贫催化模式向发挥内部“造血功能”自发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从2001年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200万元,其中,村级自主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530万元,平均每年增长7%。
鹿亭乡地处我市南部山区,下辖12个行政村。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比较薄弱。一些村基本靠举债度日,日常经费得不到保证。为此,该乡立足本地资源,做好山水文章。通过集体山林租赁或单位结对开发等途径,大力发展板栗、药材、花卉等经济林,提高了山林效益。同时,积极建造小水电站,目前,全乡共有小水电站18座,总装机5000余千瓦,年发电总收入超过450万元,其中村级每年可收入200万元。经济林、小水电已成为鹿亭乡村级经济壮大的“摇钱树”。
中姚、高山、高岩、沿夹岙等四个村缺乏水资源,从2002年开始,该乡采取“乡股让村”的方式,先后把185万元乡股转让给这些高山边缘行政村,使他们异地开发水资源,增加集体收入。目前,这4个村平均持股40万元以上,每年收益超过6万元。
为了提高水电站循环经济效益,该乡投入500多万元对白鹿一、二级电站进行扩建,重建白鹿三级电站和东岗一级电站,并对中村电站进行技改。同时,积极筹划龙溪水库上游3只水库的挖方清淤,以增加库容,提高复蓄水指数,实现下游各村水电站循环用水,持续发电。
该乡还充分利用政策,积极实施优质园地转农保田、宅基地整理及村庄整治建设工程等,不断为村级集体经济“开源”。同时,调整扶贫结对思路,优先考虑经济薄弱村利益,鼓励各村通过盘活校舍、厂房等闲置资产,改善村办公和文化娱乐条件。晓云村和李家塔村采用出租校舍引进企业,每年为村级经济增加1—2万元的收入。
据了解,今后,随着鹿亭乡晓云“云河漂流”、鹿鸣山庄等一批旅游项目的启动建设,旅游开发又将为壮大村级经济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鲁银华仲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