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水域出现频率最高的珍稀水生动物是什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06-08-31 16:48:30

  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水域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种珍稀水生动物是什么?宁波四位年龄都在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于近日得出结论:它们是中华鲟、中国鲎。这四位老人自发组织了为期一年的宁波珍稀水生动物状况调查,并于近期写出了洋洋数万字的《宁波市珍稀濒危水生动物资源调查及保护意见》。

  一拍即合:调查44种濒危水生动物

  “我们不但要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还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这是四位老人开展这项调查的初衷。2004年10月,68岁的邬坤富参加一个会议时,与柏怀萍、陈和清和原宁波水产技术推广站的顾增余一拍即合:“保护珍稀濒危水生动物,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向宁波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建议,立项调查宁波水域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资源现状。”

  在得到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支持后,四位老人根据列入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水生动物名录,并结合濒危物种和宁波水域的特殊稀有物种,最后选定了国家Ⅰ级保护对象的中华白海豚、鼋、中华鲟、白鲟、红珊瑚等13种,国家Ⅱ级保护对象的水獭、海豹、江豚、抹香鲸等28种和作为宁波水域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中国鲎、江珧、香鱼3种列入具体调查名录,共计44种。

  温州同行要请他们过去指导

  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四位老人按潮汐规律和渔汛特点,将调查抽样日期定为农历每月的初一至初三、廿一至廿三,并对水生动物投售集散点和餐饮消费点进行现场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四位老人发现属于国家级保护的水生动物有8种13次18头(尾)。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中华鲟,有49次,但是能明确判定是自然种群的仅4次5尾,多数是在大世界水产经营市场检出的人工驯化养殖种(45次);属于宁波水域珍稀濒危物种检出率最高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国鲎,有76次,且数量较大。“但是我们认为从出现概率和数量分析,宁波水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捕获量。”老人们立即展开调查,发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中国鲎货源多数来自广西、越南,是在宁海县经一段时间暂养后进入市场的。

  近期,四位老人根据调查结果,完成了《宁波市珍稀濒危水生动物资源调查及保护意见》的专题报告,被有关专家认为是对宁波水域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第一次系统性调查。温州市的一位老同行看到这份课题报告后专门来电:“不简单,有价值。我们也要组织几个老同志对温州水域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做一次调查,到时请你们过来指导。”

  呼吁建立濒危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四位老人归纳说:“宁波水域属于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水生动物呈三多三少现象:一是种类多,但种量少;二是外来物种多,自出自长的本地物种少;三是过去多,现在少。”

  为此四位老人建议,在进一步论证的前提下,规划建立必要的、具有宁波水域特色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增殖区;同时,加强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加大科研投入,保护和恢复珍稀物种的种质资源;建立珍稀濒危水生动物救助中心,负责对受伤受困及依法没收或误捕后移交的水生动物进行救治、暂养和放归;设立市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基金,奖励和补偿保护珍稀动物的个人和单位。

  “我们发现不少市民缺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柏怀萍老人说,在一次调查中,他们发现有人非法经销国家级保护动物江豚,但是经营户却说:“阿拉从来没听到过有什么野生动物保护法。”

【编辑: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