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宁海
一场在异乡打响的攻坚战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2006-09-05 14:57:31

  中国宁波网讯 8月10日下午17时25分,今年第8号台风“桑美”在温州苍南县马站镇登陆。风速每秒60米达17级的超强台风给温州电网造成巨创:摧折倒塌了3基220千伏输电铁塔,110千伏输电线路倒塔101基,240余公里的35千伏线路和1000余公里的10千伏配电线路被毁,全市有135个乡镇2051个村停电。

  “桑美”无情人有情,一个灾后抢修尽快恢复灾区供电的行动在全省供电系统发起,各地市1500余名抢修力量迅速集结灾区,一场灾后重建电网的战斗在浙南大地上打响。

  调遣精兵强将

  8月23日下午,县供电局接到宁波电业局要求于8月25日派遣抢修分队增援温州苍南电网灾后抢修的命令。局党政领导立即召开紧急协调会,决定由副局长何国芳任该局支援苍南抢修分队总指挥,由电建公司和各供电所共同组队支援苍南灾区的电网抢修。

  8月24日,抢修分队按局协调会安排启动应急抢修预案,对抢修所需的安全、医疗等物资进行了精心准备。8月25日早上10时,9辆满载抢修物资和60名抢修队员的抢修车带着供电局领导的嘱托和灾区人民的期盼,从局里出发直赴苍南县霞关镇。

  艰巨的任务

  霞关镇地处浙江省与福建省的交界处,因地处偏远,加上不熟悉路线,五个多小时的路程整整开了七个小时,25日下午17时,抢修车队赶到霞关镇。

  刚赶到霞关镇,抢修分队就跟先接到增援抢修任务的奉化供电局抢修分队进行了短暂的交接,明确了抢修任务:地点为山上的10千伏分支线,需人工运杆、立杆五基,放线六个耐张段,十六档线路。根据省公司指示,于8月28日前要实现村村通电,所以抢修任务务必要在28日前加紧完成。乍一看,好像县局分队的抢修任务并不重,但在了解到抢修地点都地处荒山野岭且灾后线路状况极差后,抢修人员都明白了接下来几天的抢修将会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

  总指挥何国芳随即召集抢修队员召开了短暂的部署会,明确山上作业的注意事项,强调必须要做好的安全措施,嘱咐抢修队员一定要保持和发扬宁电人“不怕苦、不怕累、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灾区电网重建作出应有贡献。

  比想象中艰难

  8月26日清晨5时不到,抢修队员就起床了,早餐后稍作整顿6时不到就集合出发了。沿途路过村庄时,倒塌的房子、吹落的瓦片和成片倒下的树木随处可见,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路边一棵一人都抱不过来的参天老榕树竟也被连根拔起,几米长的树根伸向天空,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桑美”的恐怖和狂暴。

  抢修车驶过一段崎岖难行的山路后,终于到了抢修现场。一阵勘察后,抢修队员明白了抢修任务要比想象中的还要艰难得多:山上的电线杆有倾倒的,也有拦腰断成几截的,断落的导线随处可见;从山下到山上根本没有路,遍地都是荆棘和灌木,要想运送电杆、横旦、导线等物资到山上,必须先开辟出抢修通道;抢修通道最长的有六七百米,最短的也有三四百米;而电杆之间的线路档距都达几百米,最长的有四百多米……

  抢修队员并没有因眼前的种种困难而心生抱怨或畏惧。站班会后,大家开辟通道的开辟通道、拔杆的拔杆、运杆的运杆,抢修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开来。因不明线路运行状况,抢修分队总指挥何国芳副局长多次叮嘱队员一定要注意安全,验电、挂接地线等安全措施一个都不能少,以防线路倒送电。四个由各供电所线路班长和电建公司技术骨干等精兵强将组成的工作负责人再加上生技科、安保科和电建公司的科长和经理层层为安全、技术和工艺把好关,丝毫都不敢松懈。

  在开辟线路通道时,因山路崎岖,不少抢修队员的手脚被荆棘和灌木扎破,但没有一个人退却。最艰难的工序要数运杆了,几百米崎岖的线路通道全靠人工根本无法抬到,往往得分好多步来完成,稍平坦点的地方用人工抬运,碰到陡峭难行的地方,就用自备柴油机加滑轮来运送,遇到障碍物再用撬棍撬动运送电杆。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合作下,笨重的电杆一点点向山上挪去。因灾后土质松软,为防止上杆发生倒杆事故,工作负责人严格把关,每根杆的埋深度严格按要求埋到位,不敢偷一分的懒。

  因交通不便,苍南方面备料接替不上的事抢修分队已有耳闻,所以,在工作负责人的嘱咐下,抢修人员在拆下旧杆的设施时,保存好原材料,就连一个小小的螺丝螺帽也不敢丢,以备不时之需,力求自行解决困难。

  众志成城忙抢修

  那几日“秋老虎”正当肆虐,山上山下根本没有一块阴凉的地方可以躲藏。超强的工作任务下,一个抢修队员一天下来矿泉水少说都要喝上七八瓶,水刚喝下去就化为汗水蒸发掉了,连厕所都不用上。

  为赶在8月28日前实现村村通电,抢修队一刻也不敢怠慢,一天当作两天来用,午饭也是在工地上吃简易快餐解决的。酷热的中午,从总指挥到每个队员,60人的抢修队没有一人回宾馆休息的,都坚守在抢修现场分工作业。人丹和藿香正气丸是每个抢修人员都不能离身的,感到身体不适的就赶紧服上几粒。大家都明白在这关键的时刻,谁也不容许中暑,紧迫的工作任务需要他们有健康的体魄来应对。

  那几日,抢修分队连续作战,每日工作到傍晚七时才整队返回,一天的工作时间达十三四个小时。在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作战下,至8月28日中午,抢修分队圆满完成抢修任务,抢修地点的10千伏分支线已具备送电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量和恶劣的环境下,60人的抢修队无一人中暑或病倒的,这里有负责抢修队后勤保障的田水官副主任的不少功劳。每天出门他都会叮嘱队员们带好防暑药品,虽然身在他乡,吃住都不能与在家时相比,但为了让队员能够吃上新鲜的饭菜,住上安静的宾馆,喝上干净的水,田水官可也没少跑。灾后村镇里物资供应还没完全恢复,矿泉水供不应求,但队员从没有缺过水喝,这些矿泉水都是田水官跑了好多家店才买来的。他细致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抢修队员的一致称赞,乃至回来时队员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抢修队员的“好保姆”。

  勇士凯旋

  抢修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后,于8月29日中午凯歌而归,每个队员的脸庞都是黝黑而疲惫的。县供电局领导列队对凯歌归来的勇士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局长金再军说:“你们远赴温州进行艰苦抢修,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分派的任务,为温州电网恢复供电作出了不灭的贡献。你们几日来与高温搏斗,经受住了超乎想象的考验。”

  “桑美”无情人有情,抢修分队在这次支援温州灾区的抗台抢险战役中所作出的贡献虽然有限,但县供电局抢修队员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和勇挑重担的“宁电人”精神,必将给灾区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