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余姚举行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6-09-08 07:30:16

  图为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市长毛光烈等市领导昨天在余姚市泗门镇大庙周村的农资超市里,查看农资销售台账,并仔细询问农资产品的进货渠道和销售情况。(记者严龙摄)

  中国宁波网讯 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昨天,市委、市政府在余姚召开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暨领导小组扩大会,贯彻中央、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刚刚召开的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现场会精神,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落实,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领导郭正伟、何剑敏、成岳冲、陈炳水出席会议。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年初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加强领导,统筹谋划,落实举措,营造氛围,全市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巴音朝鲁指出,前阶段我市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健全,目标思路清晰,政策措施有力,建设氛围浓烈。但必须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在领导力度和工作进展上,还存在着不平衡性。新农村建设中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建设的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突破,各种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整合,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巴音朝鲁强调,下一步,全市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在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理解上,要做到全面准确,防止片面单一。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上,要坚持科学求实,切忌急于求成。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推进上,要倡导主动有为,反对消极等待。二是要在完善规划上下功夫。要突出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特色性。把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总体规划,要把统筹城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宁波”、“平安宁波”和“生态宁波”等要求体现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去。科学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做到“体现民意、尊重实际、适度超前、规范程序”。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新村建设,也不是城市的克隆和翻版。要因地制宜,强化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巧借山水景观。三是要在突破重点上下功夫。要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强农优工兴三产”。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着眼改善民生,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抓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保障水平。要提升“百千工程”建设水平。重点要做好整体推进、深化拓展和抓弱固强三篇文章。四是要在创新方法上下功夫。各地要进一步结合实际进行积极探索,多在体制创新、载体创新、工作创新上动脑筋、想办法,引导各类要素,整合各方力量,汇聚民智民力,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又快又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要在增强合力上下功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必须形成合力,齐抓共建。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来自于各方面的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需要加强领导和统筹协调,需要广泛发动和有效引导。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县级要切实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乡镇要切实发挥好组织指导作用。

  毛光烈在会上强调,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体现“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土地要集中,人口要集聚,公共服务要体现集约。规划要考虑农村、农民实际。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以及运行资金,要考验运行成本。新农村建设要以“强镇、富村、富民”为重点,要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来进行。要撤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发展产业镇。努力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要走“改革、创新”之路。要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之路,建立健全各类工作机制。

  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余姚市泗门镇开展新农村建设情况。余姚市、宁海县、北仑区和姜山镇、周巷镇作了典型发言。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农办主任、17个成片连线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