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亲人”上门看望邬婆婆。记者戚颢摄
中国宁波网讯 一走进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八旬老人邬福庆的家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上围在老人身边的4位年轻人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但从2001年起他们成了她家中的一员,祖孙两代人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家庭”。
昨日,照片中的黄玉叶和阮佳妮又上门去看望她们的邬婆婆。一见面,邬福庆就握着她们的手,一直没有松开。邬福庆告诉记者,3个子女都在国外,自己又腿脚不便很少出门,跟前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但自从来了4位年轻人,家里热闹多了。她指着阮佳妮笑着说:“当初才读小学,现在都上初三了。这些孩子上我这里来,常常带上一个苹果、一颗糖给我。还给我讲故事、唱歌、跳舞,我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黄玉叶在镇海打工已经6年,在后大街社区一家酒店工作,“我以前过年时才回家,现在好了,这里成为我的另一个家。”
在后大街社区有18户这样的“特殊家庭”,这些“特殊家庭”分别由一至两名社区老人、2名团员、2名少先队员共同组成。“家庭”的中心人物是老人,他们或是子女不在身边,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或是身患重病的独居老人,或是退休教师。“家庭”中的小成员则来自辖区单位和学校。特色家庭组建后,小成员经常去老人家里陪他们聊天,帮助干家务,在学着爱老敬老助老的同时也学会了享受奉献的快乐。老人则在工作上、学习上鼓励他们,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如今,这些“特色家庭”成员已经一起走过了5个年头,现在的他们生活得更加和睦、幸福。
-后记
社会教育社区化是当前一个发展趋势。镇海区把社区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平台和依托,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实践为途径,以帮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养成为目标,形成了“一社一品”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品牌。如后大街社区的“特色家庭”,总浦桥社区的“孝德文化”,西门社区的“晨光托管中心”,胜利路社区的“青少年科技馆”,顺隆社区的小海螺记者站、艺术团,蛟川社区的“军民双拥共建”等,都为促进未成年人成长搭建了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