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央行最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继续走高,其中“物价过高”判断所占比例升至24.4%。然而,统计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1.3%。对价格实际感受与价格涨幅产生较大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减缓,致使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实际感受相对增强。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1.3%(资料图)
价格总水平涨幅与居民对涨价的实际感受上的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宁波网讯 央行的最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继续走高,其中对“物价过高”判断所占比例升至24.4%,较上季提高2.3个百分点,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2.1%,比上季下降3个百分点。
然而,统计却显示,上半年在GDP增长10.9%的情况下,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了1.3%,涨幅比上年同期减小1个百分点。
在2000年~200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3%,但CPI涨幅仅为1.2%。尽管CPI的涨幅相当平和,但是,老百姓对当前价格变化的感受却是如此强烈:大到住房、水电、钢材、贵金属、成品油、教育、医疗、交通,小到蔬菜、水果、鸡蛋、矿泉水,满眼都是价格看涨。
价格总水平涨幅与经济增长的现状、价格总水平涨幅与居民的实际感受确实存在一定的反差。
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远高于价格总水平
近几年价格变化的结构性特点突出,各类商品价格升降变化差异很大,而价格总水平变化不大,但居民对价格上涨幅度高的商品感受强烈。
其实,这种情况在2004年、2005年已有所表现。比如,2004年价格总水平上涨3.9%,按一般的传统观点,这一涨幅是在经济和社会运行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讲,其对价格上涨的感受却要比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所描绘的程度大得多,因为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远远大于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如食品、燃料价格的平均涨幅分别为9.9%和12.4%,分别比价格总水平涨幅高6个和8.5个百分点。
2005年价格总水平上涨1.8%,涨幅虽比上年降了2.1个百分点,但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仍明显大于价格总水平涨幅。食品、居民必需的生活用燃料等价格不但仍在高位运行,且上涨的幅度仍明显大于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使老百姓对价格上涨的感受进一步加强。此外,2005年服务价格上涨3.3%,比价格总水平涨幅高1.5个百分点,其中由于居民生活必需的水、电、燃气等价格上涨,使居住类服务价格上涨5.4%,比价格总水平涨幅高3.6个百分点。
在今年上半年,价格总水平涨幅虽较前两年继续减小,但鲜菜、鲜果、燃料、居住价格等居民生活必需的食品及服务价格却继续大幅度上涨,其中鲜菜、鲜果、燃料、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7.2%、32.2%、14.3%、4.7%,比价格总水平涨幅分别高15.9、30.9、13和3.4个百分点。在前两年大幅度上涨的粮食、主要副食品、燃料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新增加的居民生活所必需的服务价格的上涨,以及新出现的鲜果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负担,使中低收入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进一步加强。
CPI统计构成不足以准确反映居民消费支出比例
目前,CPI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而CPI统计标准基本上还是20多年前制定的。20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特别是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已发生了巨变,CPI中的权重虽经过一些基本的调整,但与当前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医疗、教育、住房改革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中八大类价格权重与居民的实际支出比重的差距明显扩大。
例如,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所公布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显示,2005年居民的居住消费为808元,仅占居民人均消费比重的1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97.5元,仅占居民人均消费比重的13.8%;医疗保健600.9元,仅占居民人均消费比重的7.6%。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这三个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都要远远大于统计的数据。也就是说,统计数据与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水平的差距相差很大,而这种差距几乎是大多数人都可以认识到的。
调查表明,目前人们花钱最多的三方面依次是住房、教育和医疗。与此同时,公众感觉这些年上涨最快的也正是这三方面。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一年的总体医疗费用为143.2亿元,到2003年上升到6623.3亿元,20多年增长了40多倍;而其中需个人支付的比例,也由21.2%上升到55.5%。这种变化,在居民消费价格的权重结构中也没有充分反映。
这就是为什么在统计数据显示物价低迷的时候,很多人感觉的是价格的高涨和生活负担的沉重——因为有几类大宗且必须消费的商品的价格有了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如教育、医疗、住房等。
收入增长缓慢减弱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
对价格实际感受与价格涨幅产生较大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减缓,致使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实际感受相对增强。
从1997年到2005年,我国连续9年出现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明显低于GDP增速的现象。这9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9.2%,名义GDP年均增长11%,而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只增长9%和6%。比较可知,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但大大慢于GDP的名义增长速度,也慢于GDP的实际增长速度,其中农民收入的增速远远低于GDP增速。但在1991年~1996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2%,GDP名义增速为26.7%,而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3.3%和22.1%,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略慢于GDP的名义增长速度,但大大高于GDP的实际增长速度。
正是这种收入增长速度的大幅减慢,削弱了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因而居民对哪怕是较低的价格涨幅也反应敏感。
收入差距拉大加剧价格上涨感受
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不仅因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更重要的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慢不均,高收入阶层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增长慢,部分低收入阶层居民的绝对收入甚至是相对下降的。而这些低收入阶层的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尤为强烈。
目前,普通的劳动者收入不高,劳动所得的收入增长速度放缓:据全国总工会2005年对10个省份中的20个市(区)1000个各种所有制企业以及1万名职工的问卷调查,2002年至2004年三年中,职工工资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人数占81.8%,比上一个三年(1998年~2001年)增加了28个百分点;只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半的占34.2%,比上一个三年增加了14.6个百分点。更有甚者,还有12.7%的职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却远高于企业普通职工。国资委的调查显示,中央企业2002年两者的差距为12倍,2003年就扩大到13.6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对1883家各类企业调查,企业总经理与普通职工年平均收入相差3~15倍的占61.2%,相差15~25倍的占14%,相差25~50倍的占7.4%,相差50倍以上的占6.4%。
从城乡收入差别来看,200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了3.22:1,而1990年只有2.2:1。
从行业差距来看,2004年人均收入最高的证券业是最低的林业的7.52倍。此外,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从不同阶层居民所拥有的财富来看,财政部科研所2004年的调查统计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同时,城市居民金融资产也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
从基尼系数明显上升看,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也突出。2004年财政部科研所发布的一份研究表明,我国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从1991年的0.282升至2004年的0.47。
在平均居民收入增速下降、而国民收入分配两极化倾向加剧的情况下,加剧了低收入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的强度。
居民承担的公共负担明显增加
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加之原有的社会和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制被打破,新建立的社会保障体制功能不健全,使中低收入居民对这些增加的负担难以承受,这也是居民对价格上涨感受强烈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医疗、教育、住房体制的改革,短期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的支出负担。
例如,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事实上呈下降趋势,而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据统计,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从改革前的免费教育到1985年前的200元,再到1995年的800元,一直上升到2005年的5000元,近20年间上涨了25倍,大大高于群众的收入增长幅度。若再加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4万多元。而2005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说,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
可见,价格总水平涨幅与居民的实际感受的反差不仅源自价格运行本身的原因,其中包含着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构成比重不合理、居民消费升级所导致的价格结构性变化的特点、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结构性不协调等多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地加以解决,则CPI的变化将更加难以准确地描述居民消费结构及支出的变化,也难以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的综合运行情况。(文/徐连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