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奉化
“扶贫路”铺就山村致富大道
稿源: 奉化日报  | 2006-09-14 09:58:52

  中国宁波网讯 眼下,地处山区的大堰镇董家岙村竹农每天有上万斤毛竹从高山上用几辆拖拉机往山下运。村党支部书记李孟君欣喜地告诉记者:村里毛竹能轻松运到山外,多亏修了机耕路。

  我市西部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全市有20万亩毛竹山、上万亩茶叶以及水果、板栗等农产品处于深山无法开发。为改变欠发达村村民“守着富山过穷日子”的现状,市老贫办根据山区实际,从2003年起启动实施欠发达村资源型机耕路建造工程,对具有开发价值的山区资源,老贫办予以补助修建资源型机耕路。4年来,全市共建成资源型机耕路21条,总长61公里,其中大堰镇6条、溪口镇7条、尚田和裘村两镇各4条,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约500万元左右。

  一条条资源型机耕路把山村和市场连在了一起。市老贫办主任王祥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每公斤毛竹市场价为0.56元至0.60元,如靠人工搬运,其运输成本为每公斤0.16元,通机耕路后现在每公斤毛竹的运费成本下降到0.04元。按一根毛竹20公斤计算,卖一根毛竹可以增收2.4元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资源型机耕路把毛竹、竹笋、茶叶、花木等运出山外的同时,也转变了山民的经营理念,使他们开发高效经济林的积极性十分高涨。2003年,市老贫办投资17万元,建造了一条从大堰镇董家岙通往陈家塘长3公里的资源型机耕路。资源型机耕路当年建成后,竹农把800亩毛竹山逐步开发培育成竹笋两用山,上百亩茶叶也培育成名优茶基地。村民利用山坳田种植高山白茶。资源型机耕路建成以来,村民每年人均增收250元。裘村镇曹村在市老贫办的鼎力帮助下,建造了一条通往鄞州交界石山岭的资源型机耕路,花木、水果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1100多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资源型机耕路的投资效益在一些欠发达村已经得到逐步放大,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一条路能带活一村经济。由于修通了资源型机耕路,不少地处偏远的村庄从当地区域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使欠发达村的拳头产品逐步形成。2003年,市老贫办出资17万元。帮助溪口镇石门村石岭自然村建造了一条长4公里的机耕路,当年就发展高山无性系良种茶叶90亩、高山花木280亩和草花基地15亩。昔日无人问津的80亩荒芜山坳田成了“香饽饽”。现在,留在山村里的村民不出村在家门口能揽到活干。一般男劳力帮人家锄草、施肥、翻地,每天能挣40元。溪口镇东岙片一些村建造资源型机耕路后,五针松、红枫、樱花等特色花卉产品的优势更加凸现,经济效益连年攀升。

  据悉,下步,市老贫办计划帮助7个资源相对丰富的欠发达村建造资源型机耕路,为欠发达村铺就一条条通向致富大道。

【编辑: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