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方国耀毛龙飞)“十五”期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改革举措,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培育六大主导产业,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促使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农民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427元增加到2005年的7188元,增长62.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
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2005年,农民的工资收入由2000年的2053元增加到3909元,增长90.4%,占全部收入增加额的67.2%。“十五”期间,我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扭转了农业连续下滑的局面。2005年,农民来自农林牧渔业的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达到1965元,比2000年增长33.4%,对全部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8%。2005年农民来自家庭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零贸易业、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收入从人均653元增加到740元,增长13.3%。非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点,财产入股分红、房屋出租、被征用土地补偿等收入大幅增长。农民的非经营性收入从2000年的263元增加到2005年的573元,增长117.9%。在农民收入中,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比重由2000年的15%下降到2005年的4%;人均纯收入2000元至4000元的次低收入家庭比重由38%下降到12%;而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家庭比重由32%上升到68%。
“十五”期间,农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支出增长迅速。2005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5214元,比2000年增长6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8%。2005年农民消费中,食品消费支出为2344元,占生活消费的45%,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9.6%下降至45%。在食品消费中,主食消费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教育、旅游消费支出比重从2000年的10.2%提高到10.8%。粮食、蔬菜等植物性食物消费量减少,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逐年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617元,比2000年增长3.4倍。
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改善住房条件是农民生活迈向小康的重要标志,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2000年的35.6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的45.1平方米,饮用自来水、使用清洁能源的住户达95%左右,用上卫生厕所的农户比重超过半数。旅游已成为农民休闲的重要方式,外出旅游已是农民消费的一大热点。2005年,农民用于旅游休闲娱乐的支出人均44元,比2000年增长3.4倍。全市平均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洗衣机37台、电冰箱66台、彩电149台、固定电话92部、摩托车46辆、电脑11台、空调30台、移动电话13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