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不久前,国家统计局提出我国将推出“幸福指数”等新统计内容,引起亿万民众关注。“幸福指数”成为今年中国十大流行语之一。
近日,记者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宁波不同阶层人士的幸福感受,他们既有月收入仅数百元的普通打工者,也有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老板;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宁波人,也有刚刚来甬创业的外来人员。调查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子女教育、工作环境、家庭生活、医疗保险、幸福期望等方面。调查问卷发放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10份。
小区居民其乐融融(资料照片)。
81.97%市民觉得生活滋润
“如果满分为100分,您给自己的幸福打多少分?”610名接受调查的市民中,有百余名市民打出90分以上的高分,最低的分也有60分,平均分为80.13分。
调查还显示,81.97%的市民觉得生活滋润,18.03%的市民认为不确定或不滋润。家庭幸福美满、社会安定有序是市民觉得生活滋润的主要原因。
并非收入越高越幸福
本次接受调查的人群按个人收入状况分为6个层次。调查结果显示,市民个人月收入在低于5000元时,幸福感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平均收入每提高500元,幸福感总分提高2分。收入在3500~5000元时,幸福感最强,他们给自己打出的幸福感总分都在86分左右。而当收入达到6000元后,幸福感反而出现下降,个人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幸福感为不确定。
在“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选项中,多数人认为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是幸福的最重要基础,接下来是心理健康、平和心态。值得一提的是,83.47%的受调查人群觉得自己比5年前更幸福。
最关心住房、医改、教改
宁波市民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51.3%的人选择了住房、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其余依次是社会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生态环境、下岗再就业。
多数受调查群众认为构成个人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家庭美满度,其次是社会安全满意度,排在第三位的是身心健康,其余依次是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个人职业状况满意度、人际关系和谐度、个人社会保障满意度、公平公正满意度。
“你认为最能够给你增加幸福感的是什么?”多数人认为是增加收入,还有一些人认为是遏制房价药价和教育费用。
宁波城市的幸福感受
在“你认为影响城市幸福指数的因素”调查选项当中,多数接受调查的市民认为人身安全及社会安定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有市民选择了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政府廉洁高效。而在个人收入低于2000元的接受调查市民中,就业及再就业是影响城市幸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
在“你认为支撑宁波城市幸福度提升的代表性事件”当中,56%的人选择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40.98%的市民认为是公共设施的投入建设。城市的开放程度、公共政策的及时性及效率也被市民多次提及。
“您对未来宁波提升幸福感的预期”的选项中,有30%的人认为会有较大提高,53.2%的人认为比现在要好,可见绝大多数人对宁波的未来充满希望。
-个案剖析
个案1
生活在宁波真的很幸福
采访对象:俞建年龄:29岁职业:电脑工程师工资收入:5000元/月幸福指数:92
俞建来自台州,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在我市一家企业找到了一份电脑工程师的工作。两年前,他用攒下来的钱结了婚,随后,得益于市政府的住房政策,他买到了一套限价房。现在,他家有房有车,夫妻俩的月收入达9000多元,小日子过得甭提有多滋润。今年3月份,他喜得千金,每天下班回家就抱着女儿不肯放。
“在宁波的这4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我在这个城市里收获了爱情和家庭、事业和人生,宁波让我好幸福!”俞先生告诉记者,“宁波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政府特别重视人才,而且宁波人非常友善,生活在这个城市我一点都没感到独在异乡的苦楚,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温馨美满的家庭,稳步发展的事业,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在宁波真幸福。”
剖析:本报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最幸福人群的收入在3500~5000元之间,这类人群都过得滋润,觉得自己比5年前更幸福,并将会越来越幸福,而俞先生就是这类最幸福市民的代表。统计数据还显示,这类人群更关注城市的开放程度,更重视家庭的稳固和家人的平安健康。
个案2
月入一千多感觉也满意
采访对象:诸永冰年龄:37岁职业:民工打工收入:1100元/月幸福指数:79.5
诸永冰是象山人,家里还种着几亩地,农闲的时候就到宁波的建筑工地打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江东一处建筑工地上干活。他告诉记者,工地上的活又脏又累,每天从早干到晚,每餐都是吃工地上的大锅饭,下班后整个人就跟散了架似的,倒床就睡。
当记者问他现在是否幸福时,诸永冰放下手中的活儿,点上一根烟吸了两口,憨厚地说:“虽然在这里打工,我一个月也就挣个千把来元钱,但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把这个工地的活儿干完了,拿到工钱后我就要回家了,家里的农活多,老婆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家了,特别想念老婆孩子,昨天老婆打来电话说,儿子期中考试考了第三名,我很开心,等工钱一拿到,我就可以回家跟他们团聚了!”抽完一根烟,他擦了擦满脸的汗水,回去干活了。
剖析:本报幸福感调查显示,幸福感与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富人未必比穷人更幸福,收入不高的人们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幸福主要是一种心态,只要能积极地对待生活,不懈努力而充满希望,就会感觉很幸福。
个案3
已四世同堂享天伦之乐
采访对象:孙杏娣年龄:78岁职业:居家老人政府保障收入:400元/月幸福指数:87
孙老太家住鄞州区咸祥镇,已是四世同堂,如今她每天享不尽的是天伦之乐。说起自己这一辈子,孙老太开心地说,“没有比现在更幸福的了!”
孙老太是在旧社会长大的,没读过书,但是她勤俭持家,和老伴一起把几个儿女拉扯大了。她说,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想当初自己成家的时候婚礼也没办就搬到一起住了。到了上世纪70年代,儿女们结婚,她给他们办的嫁妆就是几样家具,还有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而已。上世纪90年代,孙子、孙女一个接一个地结婚了,他们都有新买的婚房,里面装修得很好看,彩电、冰箱、洗衣机、音响样样齐全。“现在孙子的孩子也在读书了,成绩很好,看到他们都过得那么好,我心里高兴啊!”老太笑得合不拢嘴。
剖析:在采访中,大多数人认为,幸福是纯主观的东西,说到底就是一种感觉,不能完全地量化。孙老太不能归入一般的收入阶层,他们消费能力有限,对金钱的需求量很小,但是情感上的要求特别强烈。调查显示,这类人群中的70%认为家庭的和睦程度、邻里关系和谐以及子女的事业和经济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生活幸福感程度。
-专家点评
一座城市的幸福解读
幸福人人追求,那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幸福的感觉从何而来?作为一个城市,怎么样才能让民众感到生活幸福?记者昨天采访了市政府特邀研究员储嘉康,他对本报的问卷调查作了仔细的解读和分析。个人摆正心态城市均衡发展
储嘉康告诉记者,月收入在3500元至5000元的人群幸福指数最高符合宁波实际,因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物质生活是否优越并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在低收入到中高收入这一段,幸福感是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的,而到了高收入这个阶层,幸福感开始下降,最幸福的是中高收入群体。
高收入人群的幸福感反而不如中高收入人群高,主要是因为高收入者压力大,且缺乏安全感。这种压力来源于一种比较,如果经常和比自己收入更高、社会地位更高的人比较,心里就会不平衡。对于任何一个收入群体来说,不恰当的比较都是不幸福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个人来讲,摆正心态很重要,不盲目攀比,保持一颗平常心,就会“知足常乐”。
而作为一个城市,想要民众幸福,贫富差距、个人收入不能太悬殊。如果大家生活水准都差不多,老百姓心态就会平和,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相对落后的城市幸福指数会比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还要高的原因。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均衡发展,人人平等。宁波这点做得比较好,城乡、乡镇之间的发展差异不是很大,也给各个阶层的人提供了平等的就业、创业机会,社会保障比较完善,所以民众普遍觉得生活幸福。
宁波人自豪感在不断提升
储嘉康分析,宁波民众幸福感的根源在于城市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届党委、政府顺应民心,积极进取,城市发展以人为本,这些都为民众幸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绝大多数宁波人为生活在这个城市而感到自豪。
问卷中,关于对幸福的理解,“安居乐业”被选择的概率最高,宁波正是这样一座让人“安居乐业”的城市。在今年5月的一份调查中,宁波被评为“全国最宜居城市”,81%的人认为自己生活滋润。此外,就业率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基本上当天就可以找到工作。
幸福的另一个理由是城市有爱心,在宁波慷慨解囊已经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接受帮助是幸福,帮助别人也是幸福,受助者有了条件以后也会乐于助人,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在这样一种风气下,邻里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等幸福因素自然也就被满足了。 见习记者林华奇樊卓婧记者卢科霞摄影江涛